《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赏析—其实不想让你走(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译文和赏析)

admin 2022-03-25 06:29:50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说到杨万里,相信大家第一反应便是这首诗作。诚然,这位南宋时期的政治家与文学家得以家喻户晓,此诗贡献了不小的力量。然而,或许正是由于对它太过熟悉乃至倒背如流,我们反而忽视了其中传达的精神内涵与美学意蕴。

一、是"日"还是"月"?

首先需要明确写作背景。淳熙年间,杨万里的挚友林子方调任信州知州,此乃诗人的赠别之作。翻阅《诚斋集》,我们发现这首诗的原貌与今人所见有两处不同。第一处,此诗原题乃是《晓出净慈送林子方》,并无"寺"字。净慈,即当时的"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同为西湖两大佛寺;由于单看"净慈"二字未免有些不明所以,后人或许为方便起见而加入了"寺"字。这也罢了,至少无关宏旨。第二处不同,则在于其末句为"映月荷花别样红",而非"映日"。这便奇了,作者分明讲了是"晓出",何来月亮之说?先别急着否定,稍加探究便知。

原来,《晓出净慈送林子方》实为组诗,共有两首,其中属第二首最为耳熟能详。其第一首如是写道:"出得西湖月尚残,荷花荡里柳行间。红香世界清凉国,行了南山却北山。"我们不妨从"月尚残"三字开始突破。由"尚"字可知,诗人与好友彻夜未眠,漫步西湖,直至黎明,此时天空尚有残月。从踏月而行到东方欲晓,作者与好友游走在花柳之中,享受着满世界的红色与清香。如果说香气不分昼夜,残月到底支撑不起夺人眼球的红色这样的视觉感受。不过,考虑到作者由昏入晨,一时分辨不清眼前景色到底是由旭日抑或残月送来,也未可知啊。因而,"日"字很可能是作者日后主动修改的,兹不赘述。

二、具体而微的感受

再看正文。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在一年四季中,六月的西湖拥有别具一格的风光。西湖的治理与成名得力于北宋苏轼,在苏轼笔下,西湖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是如西子般"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晴空万里之时,湖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粼粼波光;细雨迷蒙之际,两边的山又仿佛笼罩着一层雾气。无论晴雨,西湖都美得别致,展现了一种浑然天成、恰到好处的天工。这几乎可作为此诗"风光"二字的注脚,因而甚至有人认为《晓出》为苏轼所写,不谈。

但苏轼的形容是倾向于写意的,杨万里则将所见所感坐实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原来,吸引诗人的既不是湖水,也不是山色,而是湖上盛放的荷花。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诗人运用了互文的手法,即连接天际的不仅仅是片片荷叶,亦是朵朵荷花;映照阳光的不仅仅是碧绿的荷叶,亦是粉红的荷花。这种描述给读者留下了两种印象。一来,"无穷"二字把颜色量化了,以至于人们可以想见荷叶紧挨相连的场面,相应地,荷花自然也是数不清了。天地合一,西湖之宽阔暗暗浮之于纸背。二来,红绿两种鲜明的色彩相互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在光照作用下,这一构成显得愈发鲜艳,以至于产生一种油画的味道。

文学与自然是密切相关的。自然给了作家灵感,作家又凭借自身的灵机为之增添了几分魅力。如果没有苏轼,西湖只是西边一条不起眼的小湖;而假如没有杨万里的建构,又有多少人知道西湖之夏荷花盛放的美景呢?(作者:向小园)

这首诗是杨万里送好友林子方去福建任职时,当步入西湖边,突然看见满湖的莲叶荷花盛开,使他陶醉,不禁脱口吟出巜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丰韵诗篇。作者主要是祝贺好友在未来的仕途中要做像荷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清官,在万绿丛中开出“别样红”的朵朵鲜花,造福人民,保一方平安。

上一篇:如何正确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难(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下一篇:突破自我设限的方法(怎么不让跳蚤靠近自己)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