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吗
0 2022-03-25
“婉讽”是委婉讽刺的缩写,是文人们擅长的一种笔法,鲁迅先生尤为推崇。直白地讲就是拐着弯骂人。我先来讲一段吴敬梓老先生的轶事,也了解一下吴老先生的风格。
话说吴敬梓老先生完成了《儒林外史》的创作,耗费了他二十年的心血,手抄本满天飞,可怜作者赚了名声却没有收益(可见知识产权保护是多么重要啊!)。奔五十岁的人了,依然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穷困潦倒无以复加。在朋友介绍下,给一个员外当了私塾先生。这个员外有两个儿子,老大十三岁了,老二也十岁了,顽劣调皮,没人能管得了。在文木先生(吴敬梓晚年自称文木老人)之前已经气走了不下十位先生,每位先生都呆不足三个月。这文木先生一呆就是半年,眼看到年底了,这员外很高兴,就宴请吴老先,看看两个儿子学得怎么样了。文木先生就说:“大公子的学问犹如空山响鼓。二公子的学问是七窍通了六窍了!”员外没听明白,又不好意思问,总觉得两个儿子的学问肯定长进不少。于是对文木先生千恩万谢,临走还封了五十两银子以示酬劳。
这就是典型的文人手法,骂了你,你还得跟着鼓掌。“婉讽”的妙用可见一斑了!
至于吴敬梓老先生在《儒林外史》中使用“婉讽”手法,我个人觉得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
首先,从前文的故事里可以看出吴老先生性格本就是这样,诙谐委婉,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不愿意受正统规制的限制。其文风当然也就“婉讽”卓然,开讽刺现实小说的先河。
其次,从吴敬梓当时的经历来看,出身缙绅世家,幼年聪颖,善于记诵。早年生活豪纵,初入学为生员,后屡困科场,家业衰落,经历世态炎凉之苦。乾隆初荐举博学鸿词,托病不赴,晚年研究经学,穷困以终。这样的经历,难免是个“愤青”,讽刺文人社会的现实是必然之事。
再次,吴敬梓老先生毕竟是个文人,而且是大文豪,胡适有个评价“安徽的第一大文豪,不是方苞,不是刘大櫆,也不是姚鼐,是全椒的吴敬梓。”这文人是讲究脸面的,骂人不带脏字才显出学问的功底。
最后,也是最专业的原因分析,吴敬梓一生经历了清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三代,当时,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社会呈现了某种程度的繁荣,但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大厦将倒的事实。雍正帝、乾隆帝年间,清朝统治者在逐渐镇压武装起义的同时,就采用大兴文字狱,设博学宏词科以作诱饵;考八股、开科举以牢笼士人,提倡理学以统治思想等方法来对付知识分子。其中,以科举制为害最深,使许多知识分子堕入追求利禄的圈套,成为愚昧无知、卑鄙无耻的市侩。吴敬梓老先生看透了这种黑暗的政治和腐朽的社会风气,所以他反对八股文,反对科举制,不愿参加博学宏词科的考试,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的习尚。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他的《儒林外史》里。他以讽刺的手法,对这些丑恶的事物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有力的批判,显示出他的民主主义的思想色彩。但是,为了生存起见,保命的工作还是要做的,所以“婉讽”是当然的选择,借古讽今,借事寓人,“戚而能谐,婉而多讽”。
骂人的最高境界就是不带脏字,类似这个意思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