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写读书笔记(同学们都爱阅
0 2022-03-25
盛唐诗人王昌龄的一首《出塞》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为人千古传诵。若问王昌龄为什么写这首诗,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因为出塞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之旅,让王昌龄激情勃发,有了一种非写不可的冲动。出塞,是盛唐时代每个诗人都向往的事情。出行边塞,绝非易事,那是一场漫长的充满艰险、充满刺激的精神之旅,那里有在长安、在中原看不到也想象不到的奇特画面,有在官场学府体验不到的精神风貌,那里召唤着王昌龄前往观察、体验、品味和创作,提供给他无穷的创作动力和热情。边塞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景象,有“胡天八月即飞雪”的恶劣环境,有绵亘戈壁阴山的万里长城,有旖旎多彩的西域风光,更有在前线浴血奋战、报效国家的大唐将士……走入边塞,深入生活,感受边塞风情,使王昌龄被眼前的一切感动了,他发现自己太爱大唐的边塞了,太爱太敬仰大唐的边塞将士了。这些都是盛唐诗人最好的创作题材,激励着王昌龄为时代代言,为大唐代言,为将士们代言,于是产生了一种创作冲动,脱口而出一首七绝:“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二、因为王昌龄感受到一种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时代精神,使他深感有义务将其表现出来。大唐建立之后,它就开创了一个开放的时代、进取的时代、充满活力的时代,感染激励了像王昌龄这样的诗人。然而,大唐的强盛不是一蹴而就的,当初,它的北方和西部边疆曾屡受游牧民族严重的侵扰,来犯者有来自突厥的骑兵,有来自回鹘的马队,有来自吐蕃的牦牛阵,每次都给大唐边境甚至腹地长安带来严重的灾难。因为新的朝代刚刚建立,百废待兴,举步维艰,所以唐朝无暇也无力化解边塞危机,每每忍辱负重,妥协退让。大唐君臣励精图治,发展农耕,恢复经济,从而造就了中国历史又一次盛世——贞观之治,而富国强兵是此次盛世的成果和标志。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唐朝采取了积极的边塞政策,举国动员,发动了几次收复失地、维护边境安全的战事,并且大获全胜,彻底扭转了中原王朝几百年来的边塞颓势。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大唐人民,激发了他们强烈的爱国热情,提高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到边塞去建功立业成了青年人的热烈追求。知识分子尤其是诗人们不仅是这种时代精神的体验者,而且是传播者,初唐四杰中的杨炯就写过“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诗句,表达了诗人们共同的心声。王昌龄写《出塞》时,正值大唐开元盛世,他要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展现雄浑壮阔的大唐边塞,表达盛唐人特有的豪迈与自信,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三、因为王昌龄要表达对国防前线形势的关心,对边塞将士们的美好祝愿,展现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然而,王昌龄的这首《出塞》最终的着力点是在表现一种忧患意识,一种对时局对未来的关注与担心。“万里长征人未还”,弦外之音是出征人应当归来却没有归来,诗句里饱含着一种抱怨之情,传递了边塞人的心事:战事旷日持久,将士超期服役,疲敝不堪,思念家乡与亲人,可是山高水长,不知归期。而最后两句中一个“但使”使用了一种虚拟语气,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期待:如果能有一位像西汉名将李广一样的将军镇守边关,大唐的防线将固若金汤,万事无忧。但这毕竟是悬想出来的愿景,言外之意是,正是由于主将不关心体恤士兵,缺乏指挥才能,没有必胜的勇气和力量,造成了北方要塞屡屡被敌军突破,将士们陷入苦战而难以抽身,更何谈回到中原,回到家乡了。从上述分析看,这首诗又是王昌龄的盛世危言,讽喻统治者关注边关,不仅要关注战果,而且要关心边塞将士的疾苦。当务之急在选将用将,选拔爱兵如子骁勇善战的猛将,只有官兵勠力同心,才能防患于未然,求得边境的长治久安。
创作背景: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扩展资料
1.《出塞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组边塞诗。第一首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
2. 诗人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3.《出塞》的评价历来很高。明代诗人李攀龙甚至推奖它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杨慎编选唐人绝句,也列它为第一。
4.第二首诗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刚刚结束时的情景,寥寥数笔,生动地描绘了将士们的英雄气概,胜利者的骄傲神态。全诗意境雄浑,格调昂扬,语言凝炼明快。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