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人物外貌描写方法(小说如何描
0 2022-03-25
这个问句潜藏着两个未能确定的问题,到底是问人类的知识积累,还是问个人的知识积累?由于这种不确定性,我把这个问题分成两个问题回答:一、人类的知识是如果积累的?二、个人的知识是如何积累的?
一、人类的知识是如何积累的?当然是从原始社会开始,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然而,积累的过程和形式以及速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极大的不同。
俗话说:老马识途。但老马的经验不能传递给小马,小马得从头开始,积累自己的经验。早期的人类也如同动物一样,不能把个体的经验和认知,传播给后代。有幸的是,作为灵长类的人,创造了语言和文字,于是就可以传宗接代了。详见恩格斯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进化过程中的作用》。应该知道,先有语言,后有文字。语言文字不是同时创造出来的,而是有先有后。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上古的历史是口耳相传而非准确文字记载的原因。汉代司马迁《史记》的首篇是黄帝本纪,记录了不少历史事件,可以断定,在黄帝时已经有系统的文字了,黄帝时的史官仓颉造字。这是没有疑问的。文字也有由简单到复杂,由少到多的发展演变。文王拘而演《周易》,是有文字的。右史记言,左史记事。言为《尚书》,事为《春秋》,也是有文字的。司马迁所记汉以前的事,就是根据各国史官的《史记》编写的。现在考古发掘出土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是商代贵族卜卦的记录,所以叫作殷墟甲骨卜辞。
人类生活在世界上,不断探索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自己。首先要获取生活资料,最早时如同动物一样,渔猎采集。后来又有农耕养殖以及制造器物。帝舜开荒种地,还做陶器卖,发了大财。舜做的陶器品质优良,是最早的陶艺大师。《史记》中说舜“器无苦窳“。苦窳者,器之病也。通过探索,人类不断地创造。不仅有百业百工,还创造了神话、神和宗教。古希腊古罗马的教育大致有9个学科:诗学、数学、天文、地理、体育、雄辩术、音乐、美术(包括绘画、工艺、雕塑、建筑)、哲学。能将各种认知统合起来的是哲学,所以,哲学乃统摄群学之学。哲学关注研究的对象是人自身,是人的认知智慧,认知方法。所以《老子》: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殖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在老聃看来,事物不再是彼此孤立,而是有一种更大的,无所不在的“道“,或者“无“。
在文艺复兴(The Renaissance)时期,由于挣脱了神学的桎梏,人类的创造有如泉涌。认知深度和广度迅速推进。在天体宏观宇宙,达到10的24次方M。在原子微观世界,深入10的—17次方M。并将认知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从此以后,一通百通,人类扩展知识的速度加快了。在20世纪,进入全球资源共享时代,不仅是商品贸易互通互补,知识科技也是你有我有,共享共用。人类的知识总量,以Bit量化,翻一番的时间,已经缩小在5年之内了。2016年,仅中国的版权专利申报量高达120万件。
二、个人的知识是如何积累的?
凭经验获得知识当然很可靠,孩提时所获得的基本知识,是从感性和模仿开始的。用不着太费劲,自然会有生活自理能力和语言能力。但若从事某种工作,也可以在工作劳动中积累经验。但却不可能事事亲力。经验总是太少,太孤立。只有通过教育实体意义上的系统学习,才能获得丰富的知识。此即文盲与知识分子的差别,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从无知到有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必须有一个系统化、规模化的学习。一年树禾,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无知即意味愚昧贫穷落后,博学人才的多寡决定社会文明富足先进与否。这是不需要纠结的问题。
问题是:教育培养专才还是全才呢?王安石曾说:“诸子百家之书无所不读,农夫女红之事无所不问“。这应该是指全才了。但时代不同,王安石的时代,五辆三轮车就可以把全部书籍装载丁,学人一生读不了太多的书。学富五车,只不过是个夸张的说法。所以庄子说:“吾生亦有涯,知亦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庄子当然不会反对多读书,言外之意是主张有目标地读书,读好书,还得讲究读书的方法。孔子说得更清楚:“学而不思刚惘,思而不学则迷“。既要多读书,又要会思考。还得怀疑、鉴别、判断,这是我说的,为的是避免本本主义的祸害、人云亦云的脑残。读书读成孔乙己的大有人在,甚至包话一些所谓的文人“大师“。
学以致用,这应该是现当代教育及社会必须用的基本法则。知识总量已经“爆炸“了,教育必须培养千千万万个专才,才能在各个领域出类拔萃。决不能再象民国时那样,听任洋人掠我财富,不管人民文盲饥寒,旁观军阀争权夺地,一心钻故纸堆,谈红楼梦,狂窑子,无功德于社稷,无福利于民众,忝列门墙,枉称大师,满嘴仁义道德,一心谋取名利。读书之本,当有利国家、民族、社会。丧失了这个立场,知识的价值就大打折扣。
人才培养当然会有各种层次,会根据国家建设发展需要,培养各种人才,现在大约有5万个活跃的前沿学科,有50多万种一级学术刋物。不专是不行的,有了专,才有资格讲求一专多能。人才在使用的时候,自然会综合、联合发力。譬如造火箭,必须集合燃料学、材料学、空气动力学、天体力学、地球物理学、控制学等数以百计的专家,组成团队,缺一不可,才能成事。举凡国防部、教育部、财政部、商务部、外交部、内务部、宣传部、统战部、战略研究院、政策研究院……千家万户,无不如此。
就个人而言,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我有很多同学有很高的学历,但在现实生活中,有时会上当受骗。例如前天有网络谣言,说金星那里有颗恒星电磁辐射,会引爆手机,应当关机。这同学居然信了,好心转发群友。我不得不对他科普天文学,说明太阳系只有一颗恒星太阳,别无恒星的可能。这就是知识面狭窄导致的无知而受骗。网络上学历不高,知识面狭窄的人不少。他们判断事物,不仅缺乏专业知识,不懂经济的乱评经济,不通史学的胡侃历史,无知妄说者众。而且有的连话都说不通顺,语病迭出,错字连篇,逻辑混乱。更有甚者,以辱骂国人为乐,以诋毁国家为快,丧失了人格与国格。
韩非子曾说:穷巷多怪,曲学多辩。愚者闇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医愚之法,学有专长,可养身立命。非博学不能通达,朝夕纳诲,学而不厌。能判真假善恶者,方为灵智。故曰:汝等将如神,能知善与恶。
这个问题很是抽象啊!知识是如何积累的,我只能说是日积月累的。没有像无崖子把虚竹翻过来,脑门对脑门的那种。就算有估计也是无崖子独创绝学,绝后了啊。
所以知识的累积要从娃娃抓起,要从小时候养成看书读书的习惯和兴趣,至于很多一看书就犯困的对象,那就从感兴趣的内容看起,或者从内容丰富的小说的看起。像福尔摩斯这一类的老少皆宜,内容丰富看不懂的地方自查自学就能搞定。
但是要说用什么途径积累那真是太多了。书本、科教电视、相关文献、相关电影、记录。等积累到了一定程度,甚至都不用去特意去找,触类旁通就可以了毕竟万事万物都是有密切相关的存在。
前期积累知识切不可懈怠,一旦懈怠就会前功尽弃。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前期积累一种陌生的知识肯定是比较难以记忆的,大脑中没有串联,那用什么方法解决?我的建议是找对这个知识感兴趣的人聊这些方面的话题,聊着聊着就记住了,记住了就有拓展深入的机会,深度、宽度、多维发展。
积累知识不是很难的技术,唯一的途径就是持之以恒,有决心认真的态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