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孩子背古诗很困难
0 2022-03-25
谢题主邀答。在写作的道路上,我觉得最大困难就是自己读书太少了,分析问题凭经验,缺乏理论指寻,往往是被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书到用时方恨少"大概也是很多写作者的感叹,为什么会这样?我分析原因有三条:
第一:阅读的总量太少,大量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碎片化阅读中。走出校门参加工作以来,每天都要看书用书,但大部分都是与教学有关的教本、教参、习题,除此之外的文学、历史、科普等方面书籍就很少涉猎,就这样在固步自封中把自己驯化成只会教书的匠人。
第二、阅读效率低下,读后收获不明显。在遇到自己喜欢的书时也能静下心来读完,但阅读时不做批注,不写感想,不画思维导图,偶有感触也只是灵光一闪,不善于联系自身深入挖掘潜藏的价值。
第三、阅读缺乏系统性,对感兴趣的知识也只是浅尝辄止。我比较喜欢语文教研类书籍,订阅过《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阅读过肖培东老师《我就这样浅浅地教语文》等语文教研著作。在这些教研类杂志、著作的熏陶下,个人教学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但也仅限于此,没能拓展自己的阅读面,尽更大可能提升自己的专业积累。
那该怎样解决写作时知识储备少,分析问题停留在表面而无法深入本质的尬尴呢?我结合自己的经验提三条建议。
建议一:制定读书计划,拟定书单,系统地阅读某一领域的书籍。"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读书计划可以规划每天读书的时间,阅读的途径,阅读成果的展现形式,所订计划要结合自身需要,所读领域和从事的职业或个人爱密切相关。
我在加入头条写作以来,在回答教育领域的问题时常感自己专业知识匮乏,回答问题常是依据经验之谈,而无法解释问题的本质,给出的答案常缺少信息增量,自然难以成为优质问答。所以,我现在阅读《周国平谈教育》、《一个卓越老师的180天》、《心理学 (中学)》等教育学著作。
建议二: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网上流行很多读书法,如洋葱读书法、学霸读书法,其实无论哪种方法,万变不离其宗,都是教我们如何吸收收知识,转变认知模式。批注、摘抄、思维导图、读后感,阅读方式多样化,更有利于我们理解内容、把握精髓。
建议三:阅读和写作结合,走自媒体发展之路。如今头条和公众号上有很多读书营与写作营,喜爱读书的人在线上交流,还各领域的名师指导。
我是@悦读悦写,一位爱阅读爱写作的语文老师。欢迎留言、转发和评论。
全当题主有意而为之邀请,既莫名,也欣慰,谢谢!
写作,我以为应是需要大量的阅读,还有真实的阅历作为基础;辅助“技巧、时令、生鲜与火候”;佐以“柴米油盐酱醋茶”,方能产生生动之作;视为及格。
写作,实与虚的掌握和转换,我认为是最难的。
在写作之路上,一味追逐利往,那往往会虚,体现为:为写,而作;最终Not zuo not died!
而,为作,而写;我以为实。正所为:繁冗消尽留清瘦,画(写)到生时是熟时。
纯为个人观点,分享参考[祈祷]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