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舍生取义的事例(抗疫英雄舍生
0 2022-03-25
讲舍生取义和中庸,我们必须明白什么是中庸,什么是舍生取义。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中庸不是中间派,不是和稀泥,不是骑墙。中,是中国文化认为的最好状态。中国古人将自己所居住的地方称为中原,气候温和、地势平坦,不冷不热、不高不低,认为其位于天下的中心。将自己的国家称为中国。
圣人以中训极。《大学》云“君子无所不用其极”,用其极者,中庸也。故《中庸》云“极高明而道中庸”。
其次,所谓中庸,即择善而固执之。就是找到准确的位置,然后坚守这样的位置。子曰“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很明显,中就是两端之中间。但这个“中”又不是一个固定的位置,子曰“君子而时中”,这就非常契合我们唯物主义的观点了,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就是根据不同情况,环境,形势而来讲“中”。这样的中庸非常非常难,子曰“中庸不可能也”。
舍生取义是中庸以下的选择,古语之所谓“大中至正”者,心正也。《大学》之道,使人心正。故曰:正人先正心。儒学者,心学也。修身者,存其心,养其性也。
所以,当人真正做到中庸之时,生死只是一个抉择,是个人选择的问题,而非生死。所以古代为什么很多轻生死而重义,因为君子的中庸从来不是固定的,当我以一人之死解数人百人千人之死时,君子此时的中庸就是舍生。这是很难得的,却也是最值得敬佩的。譬如,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就是中庸下的舍生取义。
舍生取义,为了义可以失去性命。杀身成仁,意思相似。
仁,义,都是儒家所提倡的。
中庸,也是儒家所提倡的。舍生取义与中庸之道,并不矛盾。
舍生取义,可以实现,只要不怕失去性命。中庸之道,失去性命也不可能实现,如孔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白刃可蹈也,就是不怕失去性命,白话,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但是,即使失去性命,中庸也不可能实现。
中庸,被人说成不偏不倚,搞折中,中间道路,调和主义,不走极端,是错误的。
孔子曰的很清楚,善与恶,中庸是:“隐恶而扬善”。
问题在于,善与恶的标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