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的朦胧诗人

admin 2022-03-24 21:24:49

阿呆是过来人,也曾经在八十年代疯狂地喜欢诗歌。能阅读一本好的诗歌,比现在吃什么都香。

阿呆记得,那时候最好卖的杂志就是《武林》、《诗刊》、《星星诗选》……

《武林》当然不用说了,一部电影《少林寺》带动了一个武术产业的爆发,习武成了一种风潮。

一文一武。朦胧诗也一样风靡全国,同学们聊天,社会上聚会,不会背诵几首朦胧诗,那就是落伍,就像现在不知道明星的隐私一样,是落伍了,土了。

"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

阿呆记得,每次上学的路上,路过亲戚家的书报摊,阿呆都要停留一下,找一下最新一期的诗歌杂志,读上一两首,然后才往学校去。

在学校的聊天和嬉闹中,我们也常常以诗歌为对白:

甲同学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乙同学回答:“点燃无声的烟卷,给这午夜致命的一枪!”

丙同学:“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现在想想有些搞笑,但是,那时候的诗歌所表达的精神,却潜移默化地融入了我们的血液中。

朦胧诗是那时候最纯净的精神食粮。

北岛、顾城、舒婷、梁小斌、江河、杨炼、芒克、海子、牧野、食指、车前子等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

阿呆曾在重庆北碚买过一本海南出版社的《五人诗选》,黑色封面的,那是阿呆最喜欢的一本书,曾经陪伴阿呆走南闯北的。这本书是选了:江河、杨炼、北岛、顾城、舒婷的诗歌。百读不厌。

阿呆认为,朦胧诗之所以在那个时期爆发,是因为八十年代的开放,经济和思想上的开放,让刚刚经过长时间压抑的知识青年,来表达自己的爱、恨、情感。但是,又不能很直白地表达,所以通过模糊的、朦胧的、意向的来表达。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

我们来欣赏一下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吧:

“也许我们的心事/总是没有读者/也许路开始已错/结果还是错……”舒婷《也许》

  ——答一位读者的寂寞

“假如我的胸口,不能/为你抵挡所有打击/亲爱的,你要勇敢些。”舒婷《礁石与

“一切都是命运 /一切都是烟云/ 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 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

”北岛《一切》

“如果鲜血会使你肥沃/ 明天的枝头上 /成熟的果实 /会留下我的颜色 ”北岛【结局或开始——献给遇罗克】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北岛【回答】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顾城《远和近》

小巷又弯又长没有门没有窗我拿把旧钥匙敲着厚厚的墙——顾城《小巷》

我相信,那一切都是种子。只有经过埋葬,才有生机。——顾城《给我的尊师安徒生》

……

太多了,阿呆就不列举了。大家可以自己去看。

阿呆欢迎朋友关注阿呆,一起讨论。

还记得舒婷的《会唱歌的鸢尾花》、江河的《纪念碑》、顾城的《远和近》、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李钢的《蓝水兵》、杨炼的《诺日朗》……

上一篇:为什么诗人要说手可摘星辰呢?二年级
下一篇: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写的对吗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