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励志的古诗句(励志诗词古代2
0 2022-03-25
对联由来已久,它源自周代桃符,兴于五代,盛于明清,现在仍深受人们的喜爱。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周代的桃符,就是用桃木雕刻成能镇邪除恶的两尊神像(即神茶和郁垒),悬挂在大门两旁,保佑平安。后来,人们觉得雕刻桃符太麻烦,索性不再雕刻,只在桃木板上书写“神茶”、“郁垒”的大名,或者写上几句吉利的话替代。
据说,除夕题桃符是由五代颇负盛名的后蜀君主孟昶开始的。公元964年的除夕,孟昶在皇宫设宴,与文人骚客饮酒作乐。酒酣耳热之际,孟昶对在场的大学士辛寅逊说:“早就风闻爱卿文才不凡,今日何不在桃板上题几句话,让我挂在寝宫门旁,以图吉利。”辛寅逊见君主这么看得起他,便使出浑身解数,撰写了几句吉利话。不料,孟昶看了他的题辞,竟不满意,便自己挥笔在桃木上写下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两句话。现在,人们公认这两句话是我国最早的一副对联。
其实,过春节写对联是从明太祖时开始的。陈尚古《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也就是说,朱元璋在南京建都后,曾在除夕传下圣旨,要各家各户贴上春联。圣旨一下,谁敢不听,自此,春联的风气便在民间广为流传。
自清朝起,对联蓬勃发展开来。什么“屋门对”、“街门对”、“春条”、“门心”、“抱柱”,不一而足,其内容,全是些吉祥话儿。
对联,它是我国人民利用汉字特点,创造出来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它是我国文学艺术浩瀚海洋中一朵晶莹的浪花。对联的写作一般说来,是运用修辞手法,把字数相等、意义相关、句式对称、含义深远、音调铿锵、韵律平仄协调的两个句子,分别编写成上下联。其次,对联的创作,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思想内容要健康,要反映新形势。(2)情调要高昂,要富有鼓动性和启发性。(3)要根据不同对象确定不同内容,一定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