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不懂感恩的人(讽刺一个人自私
0 2022-03-25
读书超过一千本书的人都是什么人?
看到这个问题,我首先想问一下题主:你说的一千本书,是指一千本小人书、连环画,还是一千本二十万字以上的书?
假如是小人书,我估计头条大多数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大概都读过一千本书。
如果是指一千本二十万字以上的书,头条里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读书都超过了一千本。
我可以毫不夸张地告诉题主,这些阅读超过一千本书的人,大多数一定都是改革开放以前已经成年的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
他们一般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对现实生活要求很低,但对文化生活要求很高,对社会贡献较大。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他们吃的是草,挤出的却是奶。
二,他们和不认识、不熟悉的人,很沉默,说话只是为了礼貌,因为无话可说。但对熟悉的人,特别喜欢聊。天上一脚,地下一脚,山南海北,什么都可聊。因为他们涉略广泛。
三,他们喜欢议论各种事情,大到国家政策、社会时政,中到教育、医疗、书画,小到家长里短,针头线脑。
四,他们在单位里很清高,但也很实在,不喜欢勾心斗角,不喜欢争权夺利,不喜欢指鹿为马、阿谀奉承。但由于他们知识面太广,能力超群,单位领导时不时要用到他们,同事也敬重他们。因此,没有人欺负他们。
五,他们做人有些随意,但人品却很高。谁如果和他们交往,那就算做对了。
现在的孩子们,或许实在难以想象,阅读课外书籍,究竟有什么乐趣?怎么阅读的书籍会超过一千本?他们当然不明白、不理解了。因为他们的学业太沉重了,他们的书包太沉重了,教育改革几乎每次都会提到给他们减轻负担,但结果却是,他们的负担越来越重,越来越让孩子们不堪重负。因此,光是应付沉重的书包里的教科书就够他们受的了,至于阅读他们喜欢的书籍,那简直就是做梦,天方夜谭。
不过,从改革开放前过来的那些人,尽管按照现在的标准来说,他们没有太高的学历,似乎都属于文盲、半文盲状态,但实际上,他们可并不是没有文化。
那个时候尽管没有高考,但学校一直在减轻学生负担,因此,考试不是主要的,这让他们有时间得以阅读到大量课外书籍。因为那时社会清明,考核人品,考核能力,考核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都是那个时候的一大特色。
如果把读书人分成两种,我可以这么说:
八十年代以前的读书人,读书是因为喜欢;觉得是在给自己读书、充实头脑,增加自己的个人素养。
八十年代以后的读书人,读书是因为被迫、不得已;觉得读书是为了完成任务,如果不读书,以后的社会就不会接纳他们。
是不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觉得有点纠结?但是,这就是现状。
经常听到一些学生说:看课外书?哎呀!课程太多了,根本没时间。
我想说的是,如果把读书当成一种乐趣,你一定会有时间,别忘了雷锋同志的钉子精神;别说一千本,一万本都不是问题。
假如学习已经成为你生活中的一种负担,你当然没时间;而且即使有时间,这种应付差事的读书也是无用的。
还是回到读书这个话题。
不知道别人怎么样,几十万字的书,我肯定看过不止一千本了。我家兄弟姐妹七个,家境也还可以,加上那时的物价不贵,一本很厚的书籍,大概也就四五毛钱,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喜欢看书,也经常买书。尽管每次买书都得跑到几十里以外的城里新华书店,还得是礼拜天。常常大清早骑着自行车进城,晚上天黑后才能回来。
因为经常有三个人在同一个学校上学,所以,每天放学回家,都是急急忙忙写当天不多的作业。作业写完以后,每人手里捧一本书安安静静地看。这是我们家当时每天的常态。
后来,我们进入城市工作以后,家里两间房子里的半屋子书疏于管理,被我不识字的母亲一直在拿它们当引火柴,用了很多年。等我在城里成家,有了安定的生活后,想到家里存放在凉房里自己喜欢的许多书籍时,大多数已经化为灰烬,好在还是抢救出来一部分。
这些书,有我们从小到大的教科书、小人书、红宝书,当然,更多的是各种题材、类型的小说。那时候的中国小说,大多数是描写社会变革和战争的。
鲁迅先生的全套单行本,巴金先生的《家》《春》《秋》,高尔基的三部曲,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还有《六十年的变迁》、《吕梁英雄传》、《红日》等等,实在太多了。有些书只隐隐约约记得书名,不记得作者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我相信,现在各条战线、各种行业、各种领域的中流砥柱、顶尖人才,大多数一定是阅读超过一千本书的人。
即使这些阅读超过一千本书的人没有成为社会大潮中的弄潮儿,那也不要紧,他们至少可以保证自己家庭和睦,衣食无忧,晚年幸福。如果不信,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好好观察一下。
我想读尽世上所有书籍,只是生命有限,只能有选择的读书,您呢?
书是什么?书是先人智慧的结晶,是先人实践的结晶,也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捷径。人总是站在先人的肩膀上前行的。所以古人都说“书中有黄金”。
那么读书超过一千本书的人都是什么人?按照一本书50页计算,即使过目不忘的高智商的人,每10天读一本【含理解记忆】,从1岁开始读,读一千本书也要读到30岁。所以,读书超过一千本的人充其量就是一个读书人或者是机器人!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人的生命时间有限,必须遵循术业有专攻闻道有先后规律读书。尤其是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没有人等你博览众书,没有人欣赏你多才多艺,只有你在某一行、某一点上孜孜追求,博览专业所长才能做出利己、利家、利国的成绩来,才能不愧来世一趟。
我们所看到的科学家能拉小提琴(爱因斯坦)政治家能弹钢琴(普金),那是业余的换脑消遣而已。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