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的读后感受(读完围城的心得体会)

admin 2022-03-25 09:36:52

我也很喜欢钱钟书的《围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读一读。关于读后感,建议可以从语言风格、人物分析感情发展、个人感悟、作品对比等几个方面入手来写。

1.语言风格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被誉为“新儒林外史”,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

所以,小说中讽刺意味处处可见。从一开始回国的船上,苏文纨在甲板上总是拿着一本书,“装模作样”地看着,像个文人一般,到小说中人物之前的对话,都深藏着讽刺意味。写读后感的时候,可以找出带有讽刺意味的段落或者句子,进行深入的分析,写出自己的感悟。

2.人物分析感情发展

钱钟书先生对人物塑造的功力非同寻常。无论是方鸿渐的优柔寡断,唐晓芙的纯真天然,苏文纨的傲慢清高,赵辛楣的豪爽痴情,孙柔嘉的“小鸟依人”……我们从每一个人物身上都能获得或多或少的启示。选择他们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都能写出一篇不错的读后感。我自己就曾写过一篇名为“钱钟书《围城》:为什么苏文纨最后选择了曹元朗而不是赵辛楣?”的读后感。

3.个人感悟

《围城》中有很多句子都能给我们很深的感触。比如“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都可以拿出来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自己的经历来写成一篇不错的读后感。

4.作品对比

以上3点都是在《围城》这一部作品之间来分析的,其实还可以进行跨作品的分析来写读后感。比如写作手法、人物特点,甚至可以展开想象,把原本不相关的不同作品间的人物建立联系,比如《围城》中女主之一孙柔嘉与《金粉世家》里的冷清秋,只要找到切入点,都可以写。

围城看后,是冷汗嗖嗖的。我对方鸿渐产生无限的同情,感同身受。方鸿渐的悲剧,还是离不开广袤的社会背景、政治背景,不能简单的以平和世界里的婚姻、爱情、事业视之。

芸芸众生,方鸿渐自觉意识是苏醒状态的,但苏醒得懒散,苏醒得妥协。既有得过且过的糊涂,又有慨而慷之的盲目。心底有自我期待的普通人,年轻时谁没有几分这种情绪?

围城写的是婚姻、世事,感叹的却是“忧世伤生”,话不说直、理不说透,一切就看读者自身的阅读体悟。

无论是哪架古董的时钟指向几点,也无论彼时生活的状态是如何如何,其实都不相干,偶然性不能改变命运的必然。可笑的世道、可笑的自诩、可笑的周遭,一起注定了方鸿渐的痛苦与悲伤,“深于一切的语言、一切的啼笑”。

上一篇:母亲的好词好句(描写母亲的优美段落摘抄)
下一篇:体会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中蕴含的感情(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