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知道哪些哲理小故事(你还知道
0 2022-03-25
历史上有趣的历史故事太多了,下面几个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1.王维写诗救人
唐代的时候,宁王李宪很嚣张,豢养了数十名宠妓,还嫌不够。
有个卖烧饼的男人,老婆非常漂亮。李宪见了,就想占为己有,给了烧饼男一笔钱,就把美女领回了自己的府中。
一年以后,宁王忽发慈悲,安排烧饼男夫妇相见。结果,夫妻相见,美女泪流满面,哭得一塌糊涂。
宁王说,大家写首诗吧。王维思考片刻,便吟道:莫以今时宠,难忘异日恩。看花满目泪,不共楚王言。
王维的诗句里,写的是息夫人的典故。《吕氏春秋》、《左传》,以及刘向的《烈女传》里,都有关于这位美女的记载。息夫人名叫息妫,原为陈国公主、息侯夫人,后被楚文王所夺。夜夜同床共枕,并与楚文王生下楚成王,却始终不肯和楚文王讲一句话。
宁王看了王维的诗,可能良知未灭,将到手的美女还给了烧饼男。就这样,一首诗,挽救了一段婚姻。
2.死在自己发明上
武则天时期有一位红人,叫鱼保家,他出身官宦世家,是侍御史鱼承晔之子。
当他得知武则天渴望从民间获得第一手治国资料的时候,天资聪颖的鱼保家立刻献上了一份铸造铜箱的方案。这个铜箱,和今天的检举箱比较相像。
铜箱的构造有点复杂。《资治通鉴》这样描述道:“其器共为一室,中有四隔,上各有窍,以受表疏,可入不可出。”再详细点说,铜箱分为四个入口,东边的叫“延恩”,南边的叫“招谏”,西边的叫“伸冤”,北边的叫“通玄”。从四个入口处的题字,可以看出来,投入这个铜箱的信件不外乎两类:一曰效忠信,一曰举报信。而这些信件的唯一阅读者,正是武则天本人。
武则天的政策当中,有这样一条规定:有告密者,臣下不得问,皆给驿马,供五品食。
看到告密有这样的好处,于是,为了能混口饭吃,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告密者的行列。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铜箱的发明者鱼保家,居然也成了告密的受害者。
当鱼保家尽情享受这项发明带来的好处的时候,一封匿名信投入了铜箱。匿名信指出,徐敬业谋反的时候,鱼保家曾经帮助过,给朝廷平叛增加了难度。
没多久,鱼保家便因此而遭受了腰斩的酷刑。
3.皇帝挨打
只听过皇帝教训别人,哪有别人敢打皇帝的呢?你别说,历史上还真有这样的事。
五代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有一大嗜好——唱戏。
《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二记载:“帝幼善音律”。换句话说,李存勖热爱戏曲艺术,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只要是能哼上几嗓子的戏子,全都得到了宠幸。李存勖和戏子们一起排练,一起表演,并为自己取了个艺名,叫“李天下”。
李存勖只要一演戏,就会进入角色。某天,他与戏子们在大厅里演出,一边环顾四周,一边呼喊:“李天下,李天下在哪里?”
李存勖话音还没落,脸颊就火辣辣疼了一下。原来,是一个名叫敬新磨的戏子,扇了他一个耳光。
扇了皇帝一个耳光?对,扇了皇帝一个耳光!再看看李存勖的表情,立马晴转多云。见此情形,戏子们吓得要死,纷纷责问敬新磨:“你怎么敢打皇帝的耳光呢?”
想活命的话,敬新磨应该立马跪在皇帝面前,解释一下。然而,敬新磨没有这样做。面对李存勖,他从容地反问:“理(李)天下的只有一个,你又叫谁呢?”
敬新磨说完,李存勖竟然非常高兴。还赏赐了“肇事者”敬新磨。
《资治通鉴》中说“帝悦”,《新五代史》中说“帝大喜”。
4.提拔告密者
宋太祖时期,名将郭进担任西山巡检,负担的主要任务,就是牵制北方的北汉政权。
有人向宋太祖告密,说郭进这家伙,跟河东的刘继元暗中私通,可能会叛变!
刘继元是北汉皇帝,要是郭进真的和他来个“强强联手”,当时的中国地图,恐怕就得重画了。
宋太祖听了以后,当时就龙颜大怒,不过,他的怒火却不是朝向郭进,而是冲着告密者去的。
赵匡胤认为,告密者完全是无中生有、诬陷忠良。赵匡下令将告密者五花大绑,交由郭进处置。
郭进没有杀这个告密者,而是对他说,假如你能替我夺取刘继元的一城一寨,我不但不杀你,还要为你请求赏赐和官职。
告密者听了以后,心里非常高兴:无论如何,命是保住了。但更出人意料的是,一年之后,告密者竟然真的“摆平”了刘继元的一城人马,引诱其归降了北宋。
郭进是个说一不二的人,他答应的事,一定会办到。他把这件事向宋太祖汇报了一遍,请求为告密者封官。
宋太祖却不同意,说告密者诬陷好人,立功只能抵消死罪,绝对不能加官进爵。
郭进说如果这样做,我就要失信于别人,以后就不能再用人了。”
最后,宋太祖还是加封了告密者的官职。
南宋时期,历史上著名的大奸臣秦桧,却做了一件颇为令人称道的事情,虽然这个秦桧因为陷害岳飞、主张投降主义而臭名昭著,但这件事情,却是一个难得的闪光点,值得后人回味。
话说当年秦桧当政的时候,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个擅长模仿别人笔迹的书生,伪造了一封秦桧的亲笔信,并借用秦桧的名义去行骗,被当时的扬州太守识破,于是,这个书生遭到了逮捕,被押送到了秦桧面前。秦桧经过再三审讯,弄清事情的前后因果后,不仅没有责罚这个人,反而给了他一个官职,让他为国家效力。人们对秦桧的做法很是不解,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处理,秦桧回答道:“这个人既能模仿我的笔迹,又有胆量去实施,是个有胆有识有能力的人物,我们如果不能重用他,发挥他的能力为国家服务,那么,他就很有可能跑到敌人那里去,将会给我们自己带来损失。”
这个秦桧懂得中国文化,懂得使用辩证法思维、透过表面现象看到问题的实质,值得后人称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