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国真的三首最著名的诗(汪国真经
0 2022-03-25
谢邀,读了师友回答,结合自己读史体会作粗浅赏析。
黄庭坚,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朴之,张耒)之一。“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江西诗派是北宋古文运动的主要成果之一。
黄庭坚(公元1045一1105年’)字鲁直,分宁(江西修水’)人。自号山谷道人,又自号涪翁。
黄庭坚的诗歌创作,是想挑战唐诗宋词开创自己的一条创作道路。其最突出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一,夺胎换骨法。
黄庭坚说“诗意无穷,而人才有限,以有限之人才,追无穷之意,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之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简言之,夺胎法即点窜古人诗句,借用前人诗意,改为自已的作品。换骨法,即意同语异,用前人的诗意,而以自己的语言出之。王安石有诗云“衹向贫家促机杼,几家能有一钩丝“。黄庭坚改换五字为“莫作秋虫促机杼,贫家能有几钩丝”,这就是换骨法。
二,字字有来处。
黄庭坚说“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人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字字有来处,就是要求搬弄典故,使用古语。他的《戏呈孔毅父》诗说“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在短短的两句诗中连用两个典故。
三,拗律。
杜甫的七律已有拗律,韩愈也曾借拗句推陈出新,胜过旁人。拗律是交换平仄,使诗的音调反常。拗句是句法的组织改变,使文气反常,但,韩愈,杜甫都是偶一为之,而黄庭坚则把两种方法大量运用于诗歌创作中,成为其特格,后来又有单拗(将句中平仄二字对换)。吴体(每句中的第五字以平声谐转)等名目在诗坛广泛传播。
四,去陈反俗。好奇尚硬。
去陈反俗是黄庭坚作诗的最高信条。好奇尚硬是他作诗的法与格。他说”宁律不谐,而不使句弱,用字不工,不使语俗“。别人常用的字眼或鄙俗的调子,他一概洗除净尽。专搜求拗律,拗句,险韵,怪典。
黄庭坚有诗歌创作的大量作品,又有一套相对完整的理论和具体的作诗技巧指南,因而,在他周围逐渐形成了一个诗歌团体,后人称之为“江西诗派”。
首要的是人的品行和人格的修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