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成语的古诗大全(含有成语的古
2 2022-03-25
引起我对此诗兴趣的原因有二:一是人时,二是四物。先说人时。
一.人与时
1.苏门六君子(按卒年排) + 乌台诗案时
陈师道:1053-1102年,卒 49岁。26岁
秦观:1049-1105年,卒 51岁。30岁
李廌:1059-1109年,卒 51岁。20岁
晁补之:1053-1110年,卒 57岁。26岁
黄庭坚:1045-1105年,卒 61岁。34岁
张耒:1054-1114年,卒 61岁。25岁
另,苏轼:1037-1101年,卒 64岁。42岁
又,刘景文:1103-1092年,卒 60岁。46岁。
刘老虽不在门内,但其与老苏关系非常密切,得到过老苏的举荐,老苏也与其父关系良好。刘老对老苏门的势力发展功不可没,曾经辉煌。有诗为证(姜特立诗)
忆惜刘景文,其父死西战。
出身与我同,诗文亦璀璨。
结交苏与黄,秦张同一贯。
文武初不分,西班不须换。
2.元祐四年,1089年,老苏知杭州,而此时,刘老任两浙兵都监,住杭州。赠诗只能发生在元祐1089-1091年之间。因为元祐1092年,刘老卒。
据史书记载,此时刘老“因苏轼荐知隰州。仕至文思副使。”这说明刘老要迁升离开。由此推断赠诗应在元1089-1090之间。
二.四物
按赠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亦有作“正是”)
四物:荷,菊,橙,黄。这四物有一共同特点,均为夏后败或熟。
按照常理,密友高迁应该是大喜事,作为一名大文豪,思想家,政治家,难道不懂春喜?且诗中的“君须记”那是特别强调之意。这不能不让人疑惑老苏赠诗的真实目的了。他在暗示什么?
三.本人解读
1.老苏的境况
1)元丰八年,1085年,高太后临朝听政,老苏官阶如同乘“直升飞机”,猛升。然,好时不长,其谏议同时得罪新旧两党,贬知杭州。这才有了赠诗机缘。
2)此时杭州,老苏见到了皇家血脉赵令畤,并帮其改字德麟。此举所示出这两位关系非常,正所谓志同道合,更不能否认两人没有论政之时。
2.赠诗诉衷肠
可以说老苏已无在朝势力,沦为任人摆布之势,一旦不适意,贬放随意。他已经自知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以元祐1090年为止,查看苏门六君子的状况)
1)荷尽已无擎雨盖
荷,老苏自喻。“无擎雨盖”:无权无势,不能再庇护了。
2)残菊犹有傲霜枝:菊,老苏自喻。“傲霜枝”:喻自己的骨气,节气,不服输的豪气,不会沉沦。
3)一年好景君须记:“一年好景”:借喻,指当下的政治局势;“君须记”:老苏比刘老年少几年,此言发出,已是命令警告了。可见,老苏此时已经不再顾及什么人伦礼序了,这是最强烈的暗示,保命第一,切不可莽撞!
4)最是橙黄橘绿时:橙橘,同属一科目。老苏暗喻:苏门和朝党。
黄绿:暗喻。一则苏门势力青黄不接;二则朝廷两党。
“橙黄橘绿”:朝中有新旧两党,闹得正欢,实为一丘之貉(如同橙橘),切记小心行事。
表达的是,一时有困难,但是也有好时候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