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是最适合朗诵的体裁(散文诗再
0 2022-03-25
1949年前仰止,1949年后止仰!
这是楼上一位名叫“用户老猫猫”的人的回复,可谓极简入骨,一针见血。
论博学多才,郭沫若能在中国文化史上排进前十。
论缺钙的严重程度,他也能在中国文化史上排进前十。近代排到第一也不为过。
在他的身上实现了文人的革命性突破,这就是,才学的高度可以和骨头的硬度成反比。
题主问的是诗歌,不是品德,那么就单单以诗歌而论。
不可否认,他是现代诗歌的前行者,那一组《凤凰涅槃》即使是现在读来也是韵味分明,而且明显可以看到《离骚》的痕迹。甚至可以说是向《离骚》体致敬的作品,只不过是用现代白话文诗歌进行致敬。
这一组诗写于1920年。
凭心而论,相当了不起!
他原本是可以成为旷代宗师的!
他原本可以达到王维、苏东坡,曹雪芹那样的高度的,成为高不可攀的那几个人之一。
他的才学太高,只是造化弄人!
如果他在诗歌上仅仅像袁枚一样也无可厚非,毕竟风流一些,贪婪一些,甚至谄媚一些都是为了生活需要,尽管不值得赞扬,但也没有必要批评。
可是他后期的诗歌明显过于重复,技巧和意象都比较单一(不排除我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那个时代的诗歌创作者都在摸索),但不论如何,一个真正的诗人应当勇于尝试不同的写作方式。
他的创作态度限制他的诗歌艺术。
除了李白和东坡以外,任何一个诗人都是在不停地修改和调整自己的诗歌,风格,修辞,意向,结构,甚至语法。
但是,他没有。或许是因为直接就站在了高峰上,所以他后来的诗歌基本上都是千篇一律,嚼之无味。
没错,按照现代的标准去要求白话文兴起初期的诗歌特色,这样对郭沫若不公平。抛开对其品德的否定,也是不公平。
但是,如果一个诗歌经不起时间检验的话,那么肯定不是什么好作品。
他的诗歌,如同他的人
没有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他在诗歌里,没有赤子之心!
一个没有赤子之心的人,无论如何也写不出好诗来!
至于品德,嘿嘿嘿,第一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呐,中国百分之九十九的大师都在这个院里,再看看十年文革中陨落了多少,残废了多少,又折断了多少?
他可是特么院长啊!
细思极恐!
一生骂名,满身臭肉,骨头藏在甲骨文里。好一个郭鼎堂!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