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写给初一孩子的寄语怎么写(初
0 2022-03-25
当今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家庭的重中之重,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奋发向上的内动力?
在小学,老师常常布置这样的家庭作业,就是第二天课堂上将要讲授的内容,家长先领着做预习性的练习。
在小学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这种作业更为普遍。这一做法备受家长诟病:我们都领着练会了,还要老师干嘛?
其实不是这样理解这个作业的。这个作业的另一层作用,就是孩子受益。
以一年级的小学生为例,好奇好强好动,家长领着的预先学习,能让他们先入为主,在课堂上有了初步的知识烙印,就有了心理优势,就会带来学习的兴趣。老师讲的,我知道啊。于是会注意听讲,以积极举手回答,以此获得老师的表扬。
在与老师的互动中,完成对知识从初步的识记,到进一步在老师的指导下达到理解,运用的目的。
在这一过程,既加深了对知识的掌握,又培养了孩子在课堂认真听讲,积极跟着老师的授课,思考并回答问题的好习惯。
这是对群体学生而言,如果这里还有个体的差异,假如对老师的课堂讲解的内容,理解程度不能跟上班级的整体进度,那么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就更为重要了。
在家长帮助指导下,完成了预习任务的孩子,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回答问题,他的反应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在锻炼在提高,以及受到老师表扬鼓励后形成的自信,在学业上争强上进的心理更是千金难求。
试想,对于小学生,要他们明白学习对一生的意义,以致发奋去努力,不是每个人都能明了的,但只要能有这个心理:我能会,我都会,我要有好成绩,我要老师的重视和表扬,我要同学们的敬佩和羡慕,这种学习动力就足够支持孩子主动自觉去学习了。
还有对于班级学校提出的日常要求,只要是要求不为过,不强人所难,家长一定要配合学校和老师完成。
究其原因,还是为了孩子。为了形成孩子对学校和老师提出的要求的敬畏感和服从感。
除去因没完成学校的要求,孩子会遭到批评因素以外,如果家长给孩子留下了,对学校和老师要求可以可有可无的遵守的印象,或是家长毫不顾忌的吐槽抨击学校和老师的要求,这对孩子来讲才是可怕的。
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形成质疑学校和老师的要求,挑战学校老师要求的心理,以致慢慢发展到不遵守学校和老师的要求。
那时,面对年龄渐长,叛逆期的孩子,不但不听家长的话,连学校要求也不畏惧不遵守,那时家长才是欲哭无泪呢。
有这么夸张的结果吗?对于有的孩子有。 试想,初入校门,大都是听话的孩子,大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为什么慢慢就上课不注意听讲了,不举手回答问题了,与他人的成绩就有了差距?
这种变化不是断崖式的出现的,这种差距是一点点拉开的。等到家长发出“就连老师的话都不听了”这种无奈又无助叹息,这种学生对学校和老师的不服从管教,也是有潜移默化的原因的。
同理,不要轻视作业练习中的错误,不要质疑练习和考试的试题和答案标准。
差的不是几分,要重视的是差在哪。从课堂听讲状态,到作业完成情况,到家长对作业纠错情况的检查,从考试审题能力到答题全面准确能力,这些都是差距,等到真有不会的,真是差出十几分,几十分就为时已晚了。
还有千万不要质疑试题与答案。中考高考的指挥棒在那客观存在着,不要强调“这么答也对啊”,不要对“和答案差这一点,没有区别啊?”心安理得。
对比其他同学,人家不错你错,这就是差距。这差距,就是未来考试中能拉开分数的题目的陷阱所在;对比答案的要求,差一点不给分有不给分的理由。这些理由就是未来考试中的命题题眼的雏形。
未来的中考高考在那等着,考试就是这样,愿赌服输。要检查孩子作业的正确率及作业及时纠错情况,要坚信貌似吹毛求疵的答案,一定有他的道理。
配合老师,在老师指导下,督促孩子按照标准答案的模式去思考,帮助孩子一点点反复纠错,一步步接近标准答案。
人生很长,学生时代并不长。家长此刻和孩子用心费心,正是为了以后不和孩子操心难心。
孩子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作为家长传授给孩子的不是知识,而是立人之本,品行和道德。
孩子的知识是专业老师来教育,家长只是辅助教育,督促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培养孩子多读书,要向聪明的犹太人学习,他们睿智的妈妈从小就给孩子灌输,书籍比蜜糖还要甜,把蜂蜜滴到书本上,让孩子尝到书本的甜味来引导孩子看书的兴趣。犹太人每年每人平均读书64本,远远高于世界水平。高尔基曾说:书藉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孩子从书本中吸取知识的琼浆,让自己学识渊博,见多识广。因此犹太人是世界上最有智慧的民族,诞生了很多卓越的人才,在各个领域都叱咤风云。‘
不要溺爱,温室里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溺爱的孩子受不了打击。不要压抑孩子的性格,以免长大了做事放不开,要拓展孩子的兴趣,使他爱好广泛,琴棋书画都要略懂一些,只要孩子愿意,高兴,不仅能学着艺术,还能陶冶情操。
父母的高度决定孩子的高度,父母是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第一任老师,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推动摇篮的手,将推动整个地球。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