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0 2022-03-25
如何制定班级规则
一个合情合理、大家都愿意接受的规则是如何制定出来的呢?我们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规则来自于问题(已经出现或预计可能出现的),用于解决问题。没有问题就不需要规则。但是,制定规则也要讲求民主与科学。一般而言,规则的出台要经过以下过程:
1。有学生广泛参与的分析与讨论
班主任要向学生说明制定规则的必要性,还要发动学生讨论。要允许并倡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欢迎不同的观点。这样,既发扬了民主,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品质。对于班主任来说,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可以了解学生对问题的看法、认识深度以及对处理问题方式的接受程度,有利于制定出合情合理的规则。学生是班级的主人,他们有权利参与制定管理自己的规则。
2。仅针对达成共识的部分制定规则
既然有讨论,就会有碰撞,就会既有大家认可的,也有争议较大的部分。规则要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制定,不然就会在执行中产生麻烦。比较常见的麻烦是,对规则视而不见(因为我不认同)或者“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阳奉阴违)。所以,“达成共识”很重要。
那么,如何达成共识呢?班主任一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01。说服
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争取学生的认可。说话要在理,逻辑严密,论证合理,既要站在班主任管理的角度说明问题,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各种实际情况。所以,班主任要想说服学生,首先必须说服自己并做好充分的论证准备。
02。协商
和学生民主协商,尊重学生的意见,而不是利用班主任的权威率性而为。
03。妥协
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班主任很强势,寸步不让,学生在心理上会很难接受,甚至会抵触。在这种情况下制定的规则就极有可能在执行中遭遇阻力。学会适当的让步,是一种智慧。管理要有弹性,很多协议都是在让步、妥协中达成的。班主任让一步,学生也会让一步,大家都让步了,就容易达成共识。学生也会因班主任的宽容大度而产生良好的印象。
如果经过了协商和妥协,仍然不能达成共识,也不要强行通过。要学会“暂时搁置”。许多问题不可能一下子全部解决好,放一放也没关系,以后时机成熟了再议。在议事中要避免“一锤定音”式的决策,这将为以后的执行带来隐患。
如何通过班级规则
因为规则是针对达成共识的部分制定的,所以比较容易通过。通过班级规则或决议的方式主要有鼓掌、举手、投票(包括网上投票)等。举手表决比较简单,但是也可能会有一些问题,比如,学生迫于压力,不好意思不举手,其实心里未必没有想法。无记名投票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做法,更有公信力。
规则的通过适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但是必须考虑何谓“多数”。简单多数就是得票超过50%即可,但是这样的比例会有很大问题。所以,我班一般采用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多数通过的做法。但即使四分之三多数通过也可能有问题,问题往往就出在那不赞同的少数人中(哪怕只有一个)。
所以,班级不仅要遵守“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还应该有“尊重少数人意见”原则。每个人的权利都要得到尊重,这才是真正的民主管理。对少数人意见表示尊重的方式主要有:
01。倾听
要让学生表达,还要认真听。倾听时要用心,要有回应,不要一边听一边处理其他事或心不在焉或不耐烦。
02。记录
用专门的笔记本把学生或家长的意见记录下来并表示赞赏,以示重视和尊重。
03。回复
不管意见是否合理,班主任是否采纳,都要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回复学生,说明情况,做好解释工作。
班主任能够做到这些,才算是真正尊重学生的权利。这样,学生不仅会对班级规则口服心服,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会受到班主任的影响,学会尊重他人,对今后的工作和事业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规则对班级、班主任和学生的意义
制定并严格执行规则,不仅仅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效率,其教育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
1。对于班级而言,规则意味着公平和秩序
规则面前一律平等。对于班级而言,规则可以营造公平的人文环境(当然,规则必须要公正),给学生带来安全感。事事讲求规则,保障了班级秩序,使很多工作或活动都能顺利开展。
2。对于班主任而言,规则意味着约束和理性
人是有思想情感的高级动物。班主任与班级每一个学生的感情和关系不可能一模一样。当不同的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时,班主任的内心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对那些特别喜欢的、优秀的学生总会不由自主地倾向于原谅,而对平时表现不佳的学生则不会产生这种感觉。这就有可能造成不公平,而按规则办事可以避免这种不公平。规则公开透明,它不仅约束学生的行为,也同样约束教师,在规则面前,班主任也不能乱来。这既保护了学生的基本权利,也让班主任的工作始终合乎教育原则,不犯错误。讲规则的班主任威信都比较高。
另外,学生出现了问题,班主任如果只靠说教,既耗费了大量精力,学生也不一定能接受。使用规则,就可能化繁为简,让班主任从无效说教的怪圈中走出来。多讲规则,少讲人情,慎用权威,班主任工作就可以保持理性。
3。长期坚持规则教育,可以让学生学会处理问题的合适方法,培养规则意识
规则不是捆绑学生的绳索,相反,它保护了每个人的自由和合法权利。遵守规则是对每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在一个处处强调规则的班级里,学生会渐渐学会使用规则来解决问题、调节关系,遇到矛盾纠纷或谁也说服不了谁时,他们首先会想到制定规则。这是我长期观察学生在班级里的变化得出的结论。
如果在班级生活中经常使用规则并且加强规则教育,会让学生逐渐形成规则意识。遵守规则和有规则意识是不同的。遵守规则是用规则规范自己的行为,而规则意识是指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是一种素质。如果班级培养出来的都是有规则意识的学生,那么我们就会为社会输送大量既遵纪守法又有独立思想的优秀公民。
不必相同,也不可能相同。因为有不同的班主任,有不同的学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