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节有什么意义(九九重阳节
0 2022-03-25
提到春联,人们总会想到过春节。贴春联,放鞭炮是过春节必不可少的。春联贴在大门上,使人们感觉到春节的喜庆气氛。传说在远古的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物,在人们过年的时候,到人们的家里偷吃好的饭菜,每年都来骚扰,给人们带来烦恼,赶跑了又来了,当时有人说,这个怪物惧怕红色,为此,人们把红色的东西挂在大门上,把红纸贴在大门上,也有把桃木挂在大门上,这还真有效,果然不敢来了。时间长了,怪物感觉没事,又来了,人们又想了一个办法,放鞭炮,这样效果很好,从此以后,还真的不敢来了。可是,这个习俗一直延续下来。开始贴的是红纸,后来人们发现在红纸上写字感觉很好,开始写的都是一些避邪的话,后来发展到吉庆祥和、迎春纳福的吉利话,一直延续到今天。现在贴春联,形式上确能使人们感觉到吉庆祥和的新春气息;内容上反映人们向往美好、祈求心想事成的良好愿望。还有,春联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内容切合生活实际,能体现时代脉搏和乡土气息,记录了某一时代的历史,对联语言简洁,对仗工整,体现了较高的文学价值。贴春联,使源远流长的对联文化得到不断的延续发展!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春联能增添吉庆祥和的新春气息,表达人们在新的一年里的良好的愿望,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延续发展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对联文化。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春联,传说是由“桃符”演变而来。桃符是古代画门神的木板,到了南北朝及唐朝,桃符的内容逐渐被两句对偶的吉祥诗句所替代,因此出现了对联的新形式,而后演变成春节贴春联的习俗。“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为宋代诗歌添此名句之时,桃符已在向春联过渡。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春联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问题。春联是中国独有的春节民俗形式,中国的春联与京剧、昆曲一样堪称国粹,其格律的严谨、寓意的深邃、形式的优美是外国文字所无法企及的,但是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中国人越来越不会做“对子”了,某种意义上这是文化艺术的倒退。春联需要保护和抢救,作为特殊的文化遗产延续下去,甚至可以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