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是最适合朗诵的体裁(散文诗再
0 2022-03-25
读李白和杜甫的诗,往往会给人一种错觉,这二人好像不是生活在同一个时空,就如同月亮的对立面,一面曝在阳光下,一面被锁在阴暗里,泾渭分明。
唐朝的时候,流行干谒,就是有才华的人拿着自己写的诗文或是议论当时时政的文章给达官显贵们看,这对于非官宦出身或者父辈官职不高的人来讲,是一个绝佳的推销展示自己的机会,如果刚好你的诗文被看上了,那相应的,你的名声或者是仕途,都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和提升。 对于李白这种以诗为傲,除了有才之外什么也没有的人来说,自然是不会错过这一机会的。结识贺知章,就是李白长安之行干谒途中的一个重要收获,为日后被玄宗赏识,入奉翰林,打下了基础。李白信奉道教,向往道家修行成仙、悟道解脱那些事,当然,这与唐朝统治阶级推崇道教的背景是分不开的。也是因为此,但凡他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总是会去当地的道观或者是有道士修行的山上走一遭,来到长安之后,也是如此。
这一天,李白到长安城中的紫极宫受箓,想要成为道士。巧合的是,贺知章也在此地,出于对长者的尊敬,李白上前拜见并呈上了自己袖中的诗文,一首是《蜀道难》,另外一首是《乌栖曲》,读罢之后,贺知章对李白潇洒飘逸、清新瑰丽的风格所吸引,不免赞叹,开口说道:你是不是太白金星下凡的啊?李白连连颔首微笑。从那以后,贺知章称呼李白为‘谪仙’(神仙被贬下凡间的意思),这对于李白在长安城中名声的鹊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李白浪漫潇洒的诗文风格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获得认可,名扬天下。
李白的诗,美在意境,他写的就好像是梦里的景象 。换做一般人,晚上做了个梦,第二天稍微有点印象能记住个大概,就已经是不错了,李白不一样,他不但能记住,还能用梦幻的语言给你描绘出来,让外人看了仿佛也置身于他的梦中,这是一种多么奇妙的体验,他就犹如梦境制造师一样的存在。在他的笔下,庐山的瀑布就是梦里的银河,无垠的月色就是结了一层白霜,赶不走的哀愁就恰似白发三千,他总是能挑出最合适的比喻来给你形容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情感,总是能用最浪漫的字来说出生活中的平凡事,一生游历,放浪不羁。
杜甫则与他恰恰相反,杜甫出生的时候,李白已经虚岁12岁了。年轻时代的杜甫,家境还算优渥,杜氏世代为官,到了杜甫的父亲这一代,官职虽然不大,但维持一家的基本生计生活,那还是绰绰有余,这样的条件,给了年少的杜甫读书学习的绝好环境,人生的前二十多年,基本上是在儒学经书的熏陶中一点点成长。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杜甫在家乡参加“乡贡”,次年赶往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没有中榜,灰心失落的杜甫决定去往父亲任职的兖州省亲,顺便开始了自己在齐鲁燕赵间的漫游时光。744年,回到洛阳,迎娶弘农县(今灵宝)司农少卿杨怡之女为妻。杜甫能与弘农杨氏结亲,也间接证明了年轻时代的杜甫,其家族还是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的,这一年,杜甫32岁,正是而立之年。也是从此,开始了一生的颠沛流离,也直接孕育了其诗作极强的现实主义风格。
婚后的杜甫时隔不到两年,便在洛阳碰见了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在杜甫眼中,李白就是偶像一般的存在,此番相遇,杜甫甚是激动,二人把酒言欢,直到天亮鸡鸣时才散去。奈何不够尽兴,于是再次相约宋城(今商丘),到那时继续这开心的基情时光。然而命运好像跟杜甫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因为他自从遇到赐金放还的李白之后,不但没有被这个曾经的皇帝身边宠人带来命运的好转,反倒是仕途生活皆不顺,困顿至极。
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客居长安数十年、无数次奔走干谒却郁郁不得志的杜甫迎来转机,这一年,他被朝廷授予河西尉的官职,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他改任为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不幸的是,这一年安史之乱爆发,玄宗西逃,杜甫也只得举家搬到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此后的数年,辗转于陕西、河南、重庆、四川、湖南各省,一直在漂泊不定中度过,最终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时年五十九岁。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经历,在杜甫的诗中,充满着生活的艰辛和苦难,使得年少时有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宏伟抱负的杜甫,在现实的困境之中,寄托于诗文,用呕心沥血的诗作来控诉那个时代的罪恶,写出了三吏三别这样的不朽篇章,揭露统治阶级的无情与黑暗,将深陷水深火热的牢笼之中的百姓生活展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也使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李白的诗正逢大唐盛世,故大气浪漫,快意豪放,有君子侠士之风;
杜甫的诗因时代变迁,唐朝由盛转衰,故沉吟厚重,现实主义浓厚,忧国忧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