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的风俗清明节(家乡的风俗清
0 2022-03-25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有非常浓郁的民族文化和生活气息,下面根据我查阅的相关资料和与满族朋友相处的经历,说说我的看法。我认为,广义上说,满族人过年风俗习惯与汉族人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在形式和内容上就有许多不同之处了。我梳理了一下,大约有以下几种过年习俗:
1、过小年。满族人和汉族人一样,小年是必须要过的,所谓冬大如年就是这个意思。这一天,满族人要做粘豆包、豆面卷子等粘食,而汉族人过小年不同,喜欢亲人团聚,燃放鞭炮,摆放酒席,吃团圆饭。
2、除夕守岁贴春联。除夕做萨其玛是满族人传统习俗,还有张贴对联、窗花,挂笺(过去满族人按八旗所属,分别贴红、黄、兰、白色)、福字。男女之间还有互赠绣有“岁岁平安”荷包的习俗。
3、祭祖。满族人除夕下午要摆供、祭祖。不常打开的祖宗龛,年三十中午就必须要打开。把擦得铮亮的锡供器摆上五件,主食摆上两摞馒头,一摞五个;猪头摆在正中间,猪鼻孔插上大葱,还有干米饭五碗。供菜也有讲究,第一碗是煮熟的“猪肉方子”;第二碗是过油鲤鱼;第三碗是炸粉花;第四碗是素菜大葱;第五碗是豆腐方块。这些习俗在年轻的满族人中已发生了不少变化,有的习惯已经逐渐淡化。
4、同食祭品。 满族人祭祖用的祭品,祭祀之后一般就由家人分吃。供方子肉为四时吉庆;供鱼为吉庆有余;供粉花是保佑后辈发家;供大葱要剪去葱根,扎成一把,标志着本家后辈聪明伶俐,光宗耀祖。
5、子夜吃饺子。除夕子夜时分,满族人会团团围坐,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同时还要把几枚铜钱暗放饺子馅中,吃到者则“终岁大吉”。然后接神、辞岁要燃放鞭炮。家家院内竖等灯笼竿,高挑红灯(这在现在汉族人和鲜族人中仍然有相同的习惯,如吉林长春、黑龙江哈尔滨等地,仍然有从除夕到正月十五挂红灯笼的习惯)。
6、拜年。大年初一,一般就要早起,穿戴一新,互相拜年,恭贺新春。但是过去(现在有些地方还存在)满族妇女必须要要等到初六才能出门拜年的。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在满族人拜年的习惯已经和汉族人拜年习惯没有多大差别了。
7、剃头。过去满族人正月是不剃头,一般要等到二月二这天,才肯剃头(汉族人也有相类似的习俗,老辈人说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这当然是迷信的说道,没有科学依据)。满族人还有“领龙”的习俗,用草木灰从水缸一直撒到井旁,撒出的灰要弯曲如龙,然后在院中举行祭祀,以祈求一年能够风调雨顺。
8、杀猪与“龙抬头”。满族人一般腊月杀猪,三十祭祖用猪头,过了初六,将猪头放到“哈什里”(仓房),这个猪头一直要放到二月二才拿出来煮熟了吃,满族人叫“龙抬头”。
9、满族秧歌。满族人素来就有“扭秧歌”的习惯,他们叫做“鞑子秧歌”。满族秧歌除以走阵式来表现生产、生活和打仗外,还通过人物的扮相、服饰、道具、舞姿动律来反映。
妇女、儿童在正月还会在火炕上玩“绷绳”、“抓嘎啦哈”,还有踢毽子、打冰嘎、藏猫猫、放鞭炮等游戏。
满族文化历史悠久,在中国古老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习俗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春节许多传统风俗习惯一直被传承下来,成为一道非常靓丽的风景线。
说句实在话,作为一个满族正红旗的人,我还真不知道有什么习俗。除了吃点东西,拜个年,发个红包以外哪有那么多说到。现在唯一能证明我是满族人的大概就是我不吃狗肉和身份证上民族了吧。
我身边也有不少满族的朋友,大家过年都是一个样子。吃饭,喝酒,拜年,睡觉,打麻将。再说句掏心掏肺的话,小时候接触过的那些习俗在长大以后差不多都忘干净了。长大后也没有人教,周围人也没有告诉,怎么流传习俗啊?甚至说,除了周围认识的几个朋友以外也接触不到一丝一毫和满族有关的东西。即使偶尔有机会,在商业化操作下也看不出来什么好的。甚至更多的时候我们会被拒之门外。
所以啊,除了书面上说的好听以外,有几个人能做到过上真正意义上的满族春节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