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和母亲(有关母亲的文学作
0 2022-03-25
楹联文化是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过年有春联,结婚有喜联,做寿有寿联,丧葬有挽联。不同的情景有不同的撰联要求。在各种楹联撰写中,挽联最为考究,不但要写出对死者的哀思,还要符合白事的情景要求。
在我们老家乌蒙山农村,有为白事操办的专业人士,他们被称为“端公”,是乡村传统丧葬文化的传承者和继承人。他们为逝者超度亡灵做道场,也是农村楹联撰写的高手。这些人书法功底深厚,《笠翁对韵》倒背如流,在村里担负着婚丧嫁娶时撰写楹联的任务。
四十多年前,村里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去世,主家灵堂大门上的挽联写的是“雨中梅花含珠泪,雪里松柏尽素帷”。那时并不十分理解这幅挽联的意思,后来,自己读书多了,就知道这幅挽联描写了一个农村办白事的情景。上联把披着白布的女儿们比喻成雨中的梅花,下联把穿着孝衣的儿子们比喻成雪里的松柏。写出了白事现场,孝子们穿着一片洁白和因痛失亲人痛哭流涕的情景。
前几年回老家,偶遇同学父亲去世,我去参加了葬礼。灵堂的大门上写的着“严父归天一点丹心何日了,孝子跪地两行珠泪几时休”的挽联。办白事的端公为什么为主家写出这样一副挽联呢?原来,我同学的父亲是为自儿子建房采石时,被滚落的石头砸中去世的。这幅对联写出了父亲为儿子操心却未了却心愿,所以说“一点丹心何日了”。而儿子呢!却因为父亲的去世而感到深深的自责而长跪不起,痛哭不止。这幅挽联让人读后深感凄凉。
实际上,农村专业的“端公”,都有写挽联的专业工具书,《笠翁对韵》人人必备,而本行业传承的挽联也很多,只要掌握了对联的基本要求,和所应场景,大多能写出对仗工整的挽联。下面就摘录几副常见挽联为大家参考。
挽父亲
深恩未报惭为子;隐憾难消忝作人。
守孝不知红日落;思父常望白鹤飞。
慎终不忘先父志;追远常存孝子心。
挽母亲
莫报春晖伤寸草;空余血泪泣萱花。
慈竹当风空有影;晚萱经雨不留香。
无路庭前重见母;有时梦里一呼儿。
挽父母通用联
深恩未报惭为子;饮泣难消欲断肠。
以上文字,只是个人心得和感触,若有不妥之处,请朋友批评指正。欢迎大家留言评论,以供不才学习借鉴。
会写春联是功夫,会写挽联更是功夫。挽联的内容既要切合死者的生平,又要概括死者的生平,而死者的生平是因人而异的,所以,通用的挽联是没有的。挽联一般有十几字或几十字,而要使那么多字贯通一气,平仄音韵和谐,词性对仗工稳,决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下面举一例写得好的挽联,这幅挽联是清朝时期一位秀才挽举人的,这位举人是生日的那天死的,他的儿子是秀才,孙子也是秀才。其内容是:
孙也贤,子也贤,无虑无忧,前世修成今世福;
生是日,死是日,不先不后,来时约定此时归。
至于父亲去世的挽联怎样写,这要根据父亲的具体情况而定。因为我和友友们都不知道那位去世的父亲的具体情况,所以写不出来。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