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朱熹的诗是什么?(宋朝朱熹的诗)

admin 2022-03-25 01:48:44

朱熹被称为孔子的继承者,是继孔子以后的又一位大圣人。同时也是唯一一个非孔子亲传弟子,却能够享受孔庙祭祀的人,被大家习惯称之为朱子。

理学大师程颐程颢的三代弟子李侗,便是朱熹的老师。所以朱熹所接受的思想教育主要就是理学教育。此后他的学说甚至与程颐程颢的学说合称为程朱理学。

由此可见,朱熹的思想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他和孔子一样,广收门徒,门生弟子遍及天下。你在官方记录中,是很难看到朱熹的负面消息的。

但我还是那句话,一个人一旦被宣传成为了完美无缺的人,那么这一定是一个骗局。倒不是说我对朱熹的学识有多诋毁,他的作品现在还流传着,谁也无法诋毁他的才学。只是他的思想是否真的就适合在世间传播?

01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自己却偷欢。

所谓存天理,也就是说朱熹认为万事万物都有理,这是必须要存留的。而灭人欲,则是说人的欲望却是没有必要留下来的,必须要去除掉。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其实也是相同的道理。圣人说了一大堆,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希望人们懂得存天理灭人欲的道理。可是人的欲望是真的必须要去除的吗?人到底是个什么物种,难道圣人心里没数吗?在圣人眼里,人必须要达到神的思想标准,可是这可能吗?当然不可能,人的欲望是天生得来的,也是挥之不去的。饿了就要吃,吃点好的怎么了?这是吃的欲望。小年轻恋爱结婚,这是性的欲望。就连呼吸,这也是生存的欲望,这些欲望该怎么去除呢?

圣人眼里所谓的欲望,其实本身就是天理中的一部分而已。只是古代人过分高估了人类这个物种的特殊性。当然了朱熹否定三妻四妾,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可是他不敢说皇帝后宫为什么那么多妃子。

他们认定了人类有与生俱来的神秘感,所以他们觉得人类与动物应该截然不同。其实我认为不应该这么来看。

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中庸》所谓‘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大学》所谓‘明明德’,《书》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朱熹

人类只是动物的一种,这一点达尔文的进化论也说的很明白。唯一的区别就是人类有高智慧而已。至于欲望方面,其实人类和动物有什么本质区别吗?

朱熹老爷子自己主张灭人欲,可是他为什么偷偷的把两个小尼姑纳为小妾呢?当然你可以认为这是政敌的诬陷,不过冒着欺君之罪,被杀头的危险诬陷朱熹,这个人和朱熹莫非有杀父之仇么?

02朱熹强化了三纲五常,影响后世数百年。

三纲五常,要分开来看待。

三纲指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也就是说臣子对君主要绝对效忠,儿女对父亲要绝对顺从,老婆对丈夫也必须顺从。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这五条基本准则,用来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之间的关系,是最恰当不过的。

在封建时期,皇帝是臣子的表率,臣子必须要效忠皇帝,这一要求,基本没什么问题。毕竟不能拿现在的标准来要求古代人。

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朱子家训》

可是儿女对父亲要绝对效忠,这一问题,可就影响了中国数百年的历史。我们看电视上动不动就指腹为婚,其实就是这个原因。朱熹时代以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基本上成为了中华儿女们结婚的唯一标准。

自由恋爱在古代是想都不要想了,什么张生崔莺莺,只不过谈了场自由恋爱,就被宣传了几百年之久,可见自由恋爱是多么稀奇。老婆要绝对顺从丈夫,这一点放在现在有人敢说,会被打断狗腿。可是在朱熹那个年代,他的的确确是提了出来,而且传承了几百年之久。这一思想糟粕,难道也能够奉之为经典吗?五常中的仁义礼智信这五条,基本都是对普通人的约束。统治者希望普通人做一个仁德、讲义气的人,还要有礼貌,有点智慧为国效力就更好了,当然必须要守信用。

可惜这些条件对当权者来说,一条都不成立。他们不需要遵守这些,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这些才是他们所需要的必备技能。

圣人教化了普通人,却不能教化当权者。这就好像法令只约束普通人,不约束当权者一样,岂不贻笑大方?

03朱熹被称之为圣人,不过只是统治者眼里的圣人。

为何儒家学派这么受欢迎?其实对老百姓来说,管你什么学派,这都是无所谓的。真正有所谓的人,那就是统治者。

从汉朝开始儒家学派就大行其道,整个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基本都离不开儒家学派的指导。程颐程颢包括朱熹所研究的理学,其实也是儒家学派的分支。

统治者利用儒家学派,能够很好地治理自己的百姓。尤其是那种忠君爱国的思想,被他们传承的头头是道。

所以我们看王朝变换了这么多,可是孔家永远都不会变。不管是元朝入关,还是清朝入关,孔家的地位依旧是很有保障的,这是为什么?

答案很简单,因为儒家学派,就是为了统治者所建立起来的学派。这世上有真正的圣人吗?我看不见得。因为圣人是需要每个人都膜拜的对象,很显然有些人就是不喜欢儒家学派,就是不喜欢孔子的言论,在他们眼里,孔子、朱熹又怎么能成为圣人呢?每个人心里的圣人都不一样,所以朱熹这样的圣人,是统治者眼里的圣人。是统治者树立起来,让每个老百姓所认知的圣人。

只有朱熹成为了圣人,那么他的学问和道理才能成为至理名言。而他的这些学问和道理,全都是来教化民众墨守成规、忠君爱国的。

总结:别再标榜圣人,他们很可能会是我们裹足不前的障碍物。

孔子成为圣人,那是因为儒家学术得到了统治者的认可。朱熹成为圣人,那是因为他是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所谓集大成者,就是更加精进地维护了统治者的地位。

他们希望普通人就要做一个普通人,墨守成规,严格按照规矩来办事。可是这些规矩为什有些人就可以不遵守呢?

圣人表示,这些人我也管不着。他们的确管不着,因为这帮人恰恰就是封他们为圣人的人。地位比圣人都要高,他们哪里管得着呢?

裹足不前的思想,是非常可怕的。如果一味地推崇圣人,或许会让那些思想继续禁锢我们。为何几次工业革命都会在西方爆发而不是东方?其实我们需要反思自己的文化。当然这会得罪很多遗老遗少,可惜这是事实。

参考资料:《宋史》

【理智、德才、好学集于一身者】

朱熹的祖籍在江西省,但在福建省出生。朱熹出生时在右眼角带有七颗黑痣,排列如北斗,他一出生便注定与别人不同。

他有着与别人一样的五官和四肢,却犹如是天降英才。 他是本名为朱熹,别称有:朱子、文公、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称呼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他从小求知欲就非常强,五岁就能读懂《孝经》,加上他父亲对朱熹悉心教导,成就了他一生。他本就聪明又好学,这个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榜样。

他是一生成就众多的才子,却仍然不忘学习;他是名垂千古的诗人,是不朽的教育家,还是流芳百世的理学家和哲学家。

他为官时也是个体察民情的正直官,治学时是个谦虚严谨的研究者。他就是这样伟大,是个理智的伟人。他将理智、德才、好学集于自己一身,给后世的我们留下了取之不尽的财富。这就是宋代不仅仅是诗人的朱熹。

上一篇:家乡民间传说故事(家乡的民间故事与传说)
下一篇:巴菲特的厉害之处(股神是这样炼成的巴菲特 怎么样)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