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董大表达了诗人的什么之情(关于踏上征途的诗句)

admin 2022-03-24 23:39:21

(温馨提示:此篇以无关紧要的题外话和又臭又长的废话为主,望友友们慎入!)

时常有后世人说高适这个人薄情寡义。

其“依据”是:

当年,政治情商较低而又极度渴望建功立业的暮年李白,由于站错了队,受永王李璘的牵连,被下了入大狱。

于是向位高权重、唐玄宗眼前的红人高适写诗求助(但洒一行泪,临歧竟何云。),但高适最终却保持了沉默。

难道当初高适和李白、杜甫三个人在梁园许下的“誓言”都随“一江春水向东流”了吗?

显然不是,高适不是不想救李白,而是李白触碰到了帝王那根最敏感的神经——谋逆。

谋逆轻则判死罪,重则诛连九族。高适只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弄得不好,把自己都搭进去了,还不如留下自己一命,用来照顾李白的妻小。(李白后由再造大唐的郭子仪,以全部官爵和资财相赎,加上朝廷遇赦才获救。)

高适是重视友情的,晚年的杜甫如果没有高适的时常接济只怕是早就“呜呼哀哉”了。(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

除了诗坛的朋友,与音乐圈里朋友的友谊,高适一样珍视。

比如和当时的著名名琴师董庭兰。其家族排行第一,所以称呼为董大。

董庭兰原是吏部尚书房琯的门客。房琯志大才疏、求生意气,安史之乱时,指挥失利,多次败于叛军,导致数万将士战死,加上政敌攻击,唐肃宗心生厌恶,于天宝六年(公元747年)被贬。树倒猢狲散,董庭兰也就失去了依靠,从此,流落江湖。(一说房琯遭贬与董庭兰收受贿赂有一定关系,但也有学者持怀疑态度,如收受贿赂属实,那么董庭兰不会一直都过得异常清苦。)

别董大二首表达的思想感情有点复杂。既豪气干云,积极豁达;又窘而不迫,寒而不酸。

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再次于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南)见到董庭兰时已经是冬天了。

那天,绵延千里的黄云遮天蔽日,呼啸的北风刚刚送走了雁群,又带来了纷纷扬扬的大雪。

看来他们重逢时的天公一点也不作美,日暮黄昏,大雪纷飞,北风劲吹,遥空断雁,出没寒云。旅雁,暗喻他乡之游子。

第一句写景,壮丽辽阔,引人思绪飞升。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何俱江湖缥缈,红尘无系,何愁知音难觅?普天之下,谁人不认识你董庭兰啊?

有才华真好,这句安慰真让人暖到了心坎里,即便再落魄,听到这句,也会抖落身上的尘土,擦干苍凉的浊泪,迎着风雪,一往无前。

这就是唐人,分别时没有离愁别绪,没有凄婉哀怨,只有催人奋进的豪爽洒脱融进九尺柔肠。

第一首读完,我们满以为高适如此豪迈,想必应该很是“发达”。

而事实恰恰相反。

高适50岁之前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挥舞着镰刀和锄头,在田间地头“躬耕”。但是,他的田地据说多半处于“草盛豆苗稀”的状态。《别董大》当作于高适43岁之时。

其二: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就像鸟儿六翮飘摇般自伤自怜,离开京城不知不觉已经十多年了。

一句轻声的感叹道出人世无常,流光易逝。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大丈夫贫贱谁又心甘情愿呢?说来惭愧啊,今天相逢可掏不出酒钱。

多年故交,他乡重逢,本该一醉方休,但高适不怕尴尬,真性情流露——酒是应该喝,但我却囊中羞涩呀,不如,下次吧?

肝胆相照,赤诚相待,亦胜过万千的琼浆玉液啊?

不装不作,一本正经,没钱也可以如此的“理直气壮”!

两首别董大,鼓舞了潦倒的董庭兰的同时也安慰了落魄中的自己。

带着高适的豪言壮语重新踏上漫漫征程,彼时的董庭兰一定会信心大增,正能量爆棚。

1000多年以后,天下早已没有了董大,亦没有了高常侍,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却依旧鼓舞着今天依然处在困境中的人们……

表达了诗人鼓励朋友踏上征途迎接未来。

上一篇:优秀少先队员跟三好学生哪个好(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奖状哪个好)
下一篇:什么是创造力举个例子(生活中具有创造力的例子)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