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方法(鉴赏古代诗
0 2022-03-25
提问者真是腔肠生物——口菊不分。
既然向题目所说,你给我解释一下《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这本书里说的是怎么回事。
所以,清代识字率并不低,反而是清末和民国普及新式教育之后,识字率开始大幅降低。这就好比民国的军人一样,认字就能当副官,有小学文化水平就能当参谋。
这个数据应该是来自罗友枝的《清代教育与民众识字》一书。
而且,罗友枝将这个识字分为完全识字能力和功能性读写能力两种,前者针对知识分子,后者针对底层百姓。其实这么区分也正常,因为知识分子识字是为了读写文言文,或者说是追求功利;而底层民众读写是为了生存,比如签名、记账、写信、写合同等,换句话说就是多点文化知识避免上当受骗。
关于清朝识字率低这句屁话,应该是来自1909年学部的统计数据,即全国粗通文墨者约为300万人,因此部分二傻就张嘴放屁说清朝识字率不到1%。但是,请问这个粗通文墨怎么界定?能写自己姓名还是能读写文言文?好吧,其实这300万人只是统计当时全国参加过科举考试的知识分子以及各种新旧学堂学生的数量,排除了功能性读写能力的底层民众。换句话说,这粗通文墨的300万人应该划入完全识字能力这一群体。而且,这个统计数据也并不完整。
所以,我个人认为罗友枝的数据有比较大的说服力,其实想想也正常,毕竟清代私塾、宗学、义学、社学等各种学堂非常发达,其中还分成为考科举做准备的长学和识字速成的短学,而且这种旧学堂的成本也不高,短学的成本更低。如果是宗学的成本更低,因为宗族庞大的规模直接拉低了宗族内各个家庭的教育成本。尤其是清朝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期,大量小说付梓刊行,这些小说消费群体不仅仅包括知识分子,底层民众也会大量购买阅读,因此这也从侧面说明,清朝识字率并不低。
最后就是,关于识字率的问题历朝历代也没个靠谱的数据,从来都是估算。不过可以确认的是,清朝识字率在历朝历代就算不是第一,也绝不是识字率最低。
所以,题目就是典型的张嘴放屁。
全文完
这是清朝政府部门长期推行愚民政策的结果。愚民政策严重压制了人才的涌现,阻碍了国力的发展。愚民政策不仅愚民,而且也让他们自己在周围人的影响下变得越来越愚蠢,逐渐得从上到下都傻了、呆了,还怎么发展国力?国力弱了其它强国必然来欺负、来侵略,变成了任其它国家宰割的羔羊肉,这是毫无疑问的。
清朝统治者的愚民政策暴露了他们的鼠目寸光、缺乏远见,为了维护它自己当下的权位,毫不考虑国家未来的发展和壮大,既自私又愚蠢,祸国殃民,毫无社会责任感,这是它最终内外交困、走向灭亡的根本原因,可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貌似精明,实则愚蠢至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