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主要讲的是什么故事(水
0 2022-03-25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最触动人心的应该是它那份极尽孤独中托物言出的坚守本心的“志”,所具有的令人肃然起敬的“昂昂之鹤”般的高洁情操吧。如果非要说它是神品,大约是因为它无比精准地描写出了,那种身处逆境却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
我是襟亚,下边就来谈谈我个人对于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一词,以及它当中的这句“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点粗浅的认识。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的写作背景有的人是被困难打垮的,有的人却是被困难成就的。苏轼显然是后者。
被贬黄州最直接的原因,是因为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
宋神宗元丰二年,也就是1079年,苏轼被调往富庶的湖州。上任后,按照惯例要给皇帝写一封感谢信,于是就写了那封点燃他牢狱之灾的引线——《湖州谢上表》。
处心积虑想要“办”他的政敌(早在6年前,晚年写下《梦溪笔谈》的沈括,就向皇帝老大举报过苏轼,说他的诗有诽谤朝政之嫌,只是没有引起皇帝足够的重视),一下子就逮住了他的小辫子。
表中有一句:“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啥意思?
意思是:我这个人,老大你懂得,我不能和那些“新派人物”(变法革新派)一个尿性。正因为您老懂我,才派我到湖州这个地方来,或许是因为我可以保全一方百姓吧。
总之,他把自己对新政和新派人物的愤懑和不满都夹带到了文字当中,毫不保留地表达了自己坚决不和政治新贵合作的态度。
马蜂窝就这么捅下了。
御史中丞李定,御史舒亶、何正臣等人把苏轼的这篇《湖州谢上表》和此前所作诗句,挑重点画上圈,发动“文字狱”,罗织“谤讪新政”的罪名向上就告发了他。
皇帝本人再怎么爱才,也不能假装看不见听之任之了。
于是,苏轼被捕,开始在御史台的监狱受审。从七月被捕,直到当年的十二月皇帝宣判贬谪黄州,在一百多天的时间里,乌台诗案牵连的人众多。其中包括驸马王诜、好友王巩、弟弟苏辙,以及和他政见有相似之处的张方平、司马光、范镇等等几十人。
在乌台诗案中,已经退休金陵的王安石,表现了一个政治家、思想家宽广的胸襟。和那些想要置苏东坡于死地的政敌不同,王安石不希望重责苏轼。他刻意上书皇帝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另外同时在宋太祖赵匡胤定下的不杀士大夫的国策的护佑下,苏轼总算躲过了这一劫!
而这一政治事件造成的打击,也促使苏轼本人的文学创作风格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被贬黄州:
因诗获罪,被贬黄州,仕途失意的苏轼却在文学的创作上打开了一扇更洞然的巨窗。清代的赵翼,对于诗人有句精辟的总结——“赋到沧桑句便工”!
多难兴邦,多难修思,多难成诗……
“团练副使”相当低微,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心灰意冷。
在此期间,他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贴补生活,于是有了叫响文学史的“东坡居士”的别号。
而他在文学史上最为著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及今天我们要讨论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都是在这个时间段(1080-1084)写下的。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其文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的好基友黄庭坚,曾高度而中肯地评价这首词:“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意境高妙”、“胸中万卷书”、“无一点世俗气”,这不正好对应了所谓“神品”的评价吗?
1.词中的孤独
月是缺的;梧桐是稀疏的;人是孤独的;大雁是形单影只的。所有的意象,都昭示着根孤伎薄的命际底色,孤寂满格。
2.孤高冷寂背后的坚守和执著
陡然回头,遗憾、怅然、幽怨皆无人懂得。杜甫说”择木知幽鸟“,挑遍了所有“寒枝”而不肯栖息,甘愿忍受寂寞凄冷的那只“幽鸟”内心坚守的到底又是什么呢?
本词,上片重点写景,烘托出自己真实的个人孤独心境;下片借助物象抒发孤高自持、目无下尘、不就范俗流的清高和坚定。全篇珠联璧合,物我相容,借物喻情,张示心志!
此词之魂——“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拣尽”却终究“不肯”,而要坚守“寂寞”、“冷”,最终赋予了“孤独”以“悲壮”的色彩!全词到此,峰回路转,绝处逢生。
英国哲人培根说:“顺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达观是苏轼的法宝,困境面前,他总能于黑暗中捕捉到那一缕希望的微光。即便是寂寞、孤独“寒凉”到了极致,他依然能从他的思想深处揪出骨子里乐观而充满温度的——“不屈不挠”!
作者苏轼,以他“胸中万卷书”的底气,为后世写出这“无一点世俗气”而“意境高妙”的佳句,成了指引许多孤独者的灵魂灯塔。
假如有人非要用什么“神品”这样的词汇评价这句词,我想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吧。对于许多坚守内心情操的人来说,它能算得上是个鼓励吧!
谢谢阅读,我是襟亚,喜欢我的回答,敬请点赞、评论加个关注吧!
——END——
【卜算子】宋•苏轼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①
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②。
谁见幽人独往来③?
缥缈孤鸿影④。
惊起做回头,
有限无人省⑤。
拣尽寒枝不肯棲,
寂寞沙洲冷。
【注释】①黄州定慧院——时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作者谪居黄州,定慧院在黄岗县东南,即定惠院。苏轼有《遊定惠院记》。
②漏断——漏壶里水滴光了。指深夜。漏壶,古时用水计时的噐具。
③幽人——指下句的“孤鸿”。
④缥缈——高远貌。
⑤省——瞭解,明白。
【释义】这首词《宋六十名家词:东坡词》题作:“惠州有温都监女,颇有色,年十六,不肯嫁人。闻坡至,甚喜。每夜闻坡讽詠,则徘徊窗下。坡觉而推窗,则其女踰墙而去。坡从而物色之曰:吾当呼王郎与之子为姻。未几而坡过海,女遂卒,葬于沙滩侧,坡回惠,为赋此词。”这是牵强附会之说,歪曲了原词的题意。作者是以孤鸿为喻,表示孤高自赏、不愿与世俗同流的生活态度,实际上是反映在政治上失意的孤独和寂寞。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