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主要讲的是什么故事(水
0 2022-03-25
龙场悟道。'
……1508年春,王阳明作为朝庭"驿丞"被流放来到位于中国西南部的驿站。此时此刻他发现自已已经身处万山丛棘中,山中蛇虺魍魉,蛊毒瘴厉盛行,而且周围满是野蛮原始的苗族土著居民,他认为自己在这次流放中难以活命。所遇到的这一切让他深深地绝望前途渺茫。也正是在此山穷水尽,西楚霸王项羽十面埋伏,乌江自刎之际,忽然一夜大悟大彻而柳暗花明拔云见日,此悟对于王阳明极为重要,此悟对于中国哲学也极为重要。
……下面就是王阳明在《年谱》中对这件事的详细记载。三年(正德,即公元1508年),先生三十七岁(即36岁):在贵阳,春至龙场,先生努悟"格物致知"。…………,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乃以默记五经之言证之。莫不吻合,因著五经臆说。……他所找到的证据见于《大学》。此为儒家《四书》之首。此经是明朝年间官学的主题。其中的两个词语:格物,致知就是王阳明在贵州龙场被流放期间所沉思的东西。早在20岁时,王阳明就曾试图认识朱熹的“即物穷理"之说,他花了七天时间对着一片竹林,孜孜以求竹子的存在之理。据《年谱》记载,他相信:“一草一木,皆涵至理。”当时年轻的王阳明的父亲王华在北京为官,在他父亲的官署中,栽种有一片茂盛的竹子,王阳明即取竹格之。对竹沉思其理之所在,遂因之遇疾。这件看似幼稚而又诚意的行为在王阳明龙场得悟之后很久才向他的弟子们谈起。
……龙场沉思得悟使得王阳明发现以前他多年的努力却是走错了方向。使他认识到“理不在心外",而朱熹的“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理。”是一个错误的观点。此后王阳明极力主张:"真诚而简单地认知自己,窥视自己的心,你将会发现天赋本性"。但这种"自窥已心"决不应将此混同于道家的沉思,即不要像道家一样对"人之本心"的徒劳寻求,而应当自觉地向内寻求"存在之理",即这种所谓的"宇宙之理"。因为这是_种一切存在之理。
……为了进一步区别道家之沉思,王阳明又说:"专求本心,遂遗物理,此盖失其本心者也"。"夫物理不外求于吾心…………心之体,性也,性即理。故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
……正是他在龙场亲身体验而得到的启示,所以使他完全相信:正统的新儒家的格物学说是错误的。于是王阳明与正统的程朱理学分道扬镖而各行其道。由于王阳明紧紧抓住了“良知",从而使得他的意志成为知觉对外物的反应,让意志成为了知识的功能,也由此而避免了天理的观念化而脱离实践的空转。
……也正是王阳明的"物"就是"事"就是"理气"的运动。所以使得他的"知行合一"具有了自己特有的生命与灵魂。这样就可以让他既不至于滑向佛家主观论,又不会落入朱熹的"唯理论"也因为如此,王阳明的心学从经验上假定了外物之存在,并且使得启示成为研究深藏在外物中的宇宙之理的杠杆。
心外无物,不要向外求。向自己心内求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