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弟子规》(力行弟子规,做好中国
0 2022-03-25
施郁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
卢瑟福出生于新西兰,但是后来在英国工作,成了英国公民。 他的研究生是在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读的,导师是J. J. 汤姆孙(电子发现者)。
汤姆孙推荐卢瑟福去加拿大的McGill大学工作。在这里,他证明了发射性是因为一种原子核转变为另一个原子核。这个工作是在加拿大的McGill大学做的。
1907年,他搬到英国的曼切斯特大学。在这里,他显示与合作者证明了阿尔法辐射是氦原子核,然后在他的学生盖革和马斯登协助下,发现了原子核的存在。后来他又做了阿尔法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引起核反应的实验,发现了质子。
1919年他成为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在他的领导下,查特维克发现了中子,Cockcroft与Walton造了个加速器,加速质子,与锂碰撞,导致原子核反应,变为阿尔法粒子(也就是氦原子核)。现在在剑桥西郊的卡文迪许实验室的主楼就叫卢瑟福楼。 卢瑟福当主任时,卡文迪许实验室还在市中心的老楼里。他也培养了一批学生,其中有后来因为低温物理的工作获得诺贝尔奖的俄国人卡皮查。
卢瑟福190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虽然他以物理学家自居且自豪,不大瞧得起化学,但是还是没有舍得拒绝诺贝尔化学奖。
他1937年去世后,骨灰安葬在西敏寺大教堂。他的导师汤姆孙也是骨灰安葬在西敏寺。卢瑟福之后一直没有科学家获此殊荣,直到霍金也将骨灰安葬在西敏寺大教堂。
卢瑟福被当作是原子核物理之父,被认为是法拉第之后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
卢瑟福是澳大利亚人,在英国师从电子的发现者汤姆逊。汤姆逊提出了原子的“葡萄干布丁”模型,卢瑟福通过阿尔法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行星系模型。后来他的学生玻尔又在此基础上提出半经典半量子的原子模型。再后来,随着量子力学的诞生和发展,人们才更正确全面地认识了原子的结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