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成语的古诗大全(含有成语的古
6 2022-03-25
提唐诗,大家第一反应就是说李白、杜甫。但实际上,唐诗人很多人在诗歌的某一体上,并不输李杜,王昌龄便是其中之一。
王昌龄 (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其诗犹善古风、七绝,为人熟知的两个称号是“诗家天子”、“七绝圣手”。这两个称号足以证明王昌龄诗词水准了。
这是百度上的,有时候其实我很怀疑百度这些词条到底是谁放上去的。前文提到了,在七绝的造诣上,王昌龄足以与李杜抗手。
唐绝句压卷之作。说道王昌龄,不得不提一下唐诗绝句的压卷之作。自古大家对排名次都很热衷,好事者便排出唐绝句的压卷之争。其中入选的便有王昌龄的《出塞》一词,其次便是王之涣的《凉州词》,然后还有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寥寥数手。这里兹录三首。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王昌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王之涣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其实这些所谓的压卷作,也都是明、清诸评论家按个人喜好所评,在这种水平之上,也就是只能各花入个眼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王昌龄能上榜,就证明他的水平了。
诗之成就王昌龄善于古风、绝句,但是他主要的题材方向大约就是在宫词、边塞、送别三个方面。
边塞诗
这么说吧,王昌龄在开元十三年去边塞找灵感,并且已然有所创作的时候,同以边塞诗著名的岑参才11岁。所以说王昌龄诗边塞诗创始人一点也不过分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王昌龄王昌龄自己有一本书叫《诗格》,最讲究情景结合。同时,他对于典故使用并不多,但却都妙在自然。这首《出塞》便是代表。
秦时明月汉时关---这里是用的互文的手法,意思就是秦汉时候的明月和关塞而“月”“关”这种意象宏大而壮美,同时“月”“关”亦是亘古不变的意象,见证了朝代的兴衰,很能让人心情激荡;而后“万里长征人未还”写的是自古以来征战沙场、一去不回的将士们。稳承上句的历史背景,从“物是”到“人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则是对自己朝代的自信,所谓“一人当关,万夫莫开”之意。这种对时代的自信,是盛唐独有的气象,往下往上,是没有任何一个朝代能有这样的诗作出现的。
宫词、送别诗
前面专门把王昌龄的边塞诗单独拿出来讲,是因为我觉得在这三个方向中,边塞诗的成就最高。而他宫词、送别诗虽然也很好,但却体现不出那种独有的气象。
送别类: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这首送别诗的“一片冰心在玉壶”也是千古名句。前两句写的是别离时的景色和地点,后两句则是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并不深奥华丽,却独有一种雅健的劲道。
宫词类: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这首写的是少妇悔恨让自己的丈夫去建功立业。从美好处起笔,写人是不知愁,写景是春日凝妆。突然转过一笔“忽见陌头杨柳色” 便把前面的所有美好翻成哀怨,自古折柳便是离别,如今见之杨柳,便想起未曾归来的丈夫。通篇不写相思,不写恨,但这种美好的背景中,衬托出的这一缕悔恨,却最是令人动容。
这么说吧,写诗的时候,写“一群妇人们坐在坟头痛哭流涕”,绝比不过“少妇在深夜里留下的那一滴眼泪”,而这一滴眼泪又比不过“开心看风景时,突然的睹物思情乐极生悲。”当然,一层比一层难写,而王昌龄的功力就是到了最后一层。
王昌龄创作了大量以边塞风光和战争场景为内容的边塞诗。这些诗意境深远、生动蕴藉、韵律和谐,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且填补了“初唐四杰”后边塞诗的空白。
王昌龄的的诗尤以七绝见长,曾被誉为“七绝圣手”。他的七绝主要以离别、边塞、宫怨为题材,其中的边塞诗、宫怨诗备受推崇。
王昌龄诗的主要特点:语言简练蕴含丰富,以景喻情情景交融,意境深远风格多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