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里的水缸(故宫里的大水缸)
最早建都北京的是元世祖忽必烈,明成祖朱棣从他侄儿建文帝朱允炆手中夺得皇位后,从南京迁都北京,仿南京古都建造了紫禁城。
故宫是紫禁城内的皇宫,历明、清两朝600余年,数次修缮;特别是明末清初的战乱年代,故宫遭劫,清朝立国后,进行了全面修缮。如今所见故宫,多为清朝建筑。
置于故宫内的铜铸鎏金水缸,毫无疑问是配置的消防设施。据悉,水缸里的水600年不曾结冰。有人说是奇迹,有人说是神助。
不过,本人认为,如果这个传说属实的话,并非奇迹,也非神助,而是采用了科学的方法。
其一,很可能是太监们在水中掺进了食盐。正常情况下纯净水的凝固点(冰点)为0℃,当加进适当比例的食盐(氯化钠)后,变成了氯化钠水溶液,其凝固点可以降低到-10℃以下。这和医院里用的生理盐水不易结冰是一个道理,也是冰雪天气为防滑撒盐化冰是一样的道理。
其二,铜铸鎏金水缸,内部表面十分光滑,可以增加水的表面张力;另外,铜质容器容易产生共振。这两种情况也是造成水不易结冰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
明末崇祯年间,据说有一个地球的小冰河时期,如果不是上述科学方法,水不结冰是难以想像的,那就只能视为神秘现象了。
究竟有没有神秘现象?有一桩事很耐人寻味:八年抗日战争期间,黄河反常地没有出现一次冰封,客观上阻止了侵华日军机械化部队快速方便的渡河作战。也算是天佑中华吧?!
目前,故宫里面共有铜缸、铁缸308口。
最有面儿的鎏金铜缸18口,放在了太和殿、保和殿和乾清门的两边。
这些缸内,一年四季都注满清水,不能结冰。
在每年10月到第二年2月份之间,为了防止缸中水结冰,会在缸的外面套上棉套,并加上缸盖。
如果气温再低,太监宫女们就在缸下面烧炭。如果仔细看的话,会发现故宫的缸不是直接放在地面,而是坐落在圆形的石阶之上。在圆形石阶的一侧有空隙,可以放炭火进行加热,让缸中的水保持在0℃以上,当然也不用煮沸。
▲水缸坐落在圆形的石阶之上
等到第二年的惊蛰时节,天气转暖,万物复苏,这些保温措施就可以撤掉了。
▲斑驳的划痕,是当年外来者入侵时所划
那么,为什么故宫缸里面的水不能结冰呢?
是因为故宫整体以木质结构为主,容易引起火灾。缸里面的水主要用于灭火,自然不能结冰。
每一口缸可以存水3000多升,被称为“门海”。
缸的造价极高,根据乾隆年间《奏销档》的记载,最贵的鎏金铜缸,每一口造价高达1500两银子。
尽管如此,故宫在过去的600年间,依然屡次被烧。如今的大部分建筑,都不是最初建成时的版本,而是后世灾后重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