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量捕杀的海洋生物(因过度捕捞而灭绝的海洋生物)
海洋生物这个范围太广了,大到蓝鲸,小到微生物,只要生活在海洋里,都可以称之为海洋生物。人们可以将大型鱼类捕捞殆尽,但无法将那些肉眼都看不见的微生物捕捞干净,但没了大鱼的海洋又有什么用呢?世界大型渔场都分布在近海,这里紧靠海岸线,水浅,藻类丰富,加之寒暖流交汇和河流带来众多营养物质,使得海洋动物大量聚集,世界曾经规模最大的4个渔场就是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秘鲁渔场、纽芬兰渔场,我国最大的渔场是舟山渔场。
目前世界主要渔场都面临“近海渔业资源枯竭”的问题,近海能捕到的鱼越来越少,很多渔民开始向远洋发展。但远洋的环境比近海险恶很多,成本和风险都高处数倍。作为四大渔场之一的纽芬兰渔场目前还在高中地理教科书里,这里是著名的大西洋鳕鱼的主产地,但在上个世纪下半叶开始纽芬兰渔场就逐渐衰落。渔场被发现时,约翰·卡波特的船员激动的报告到:“这片海域的鱼是如此之多,无需渔网只要用鱼篮即可捕鱼!”。更有夸张的比喻:“这里踩着鳕鱼的脊背都能上岸”。20世纪上半叶之前的几百年里,这片渔场都使用传统的捕捞方式,他们还会避开鳕鱼的繁殖季节以保证鱼群的数量。20世纪50-60年代开始,大型机械化拖网渔船投入使用,使捕鱼量快速增加,船上的现代化加工冷冻技术能将捕捞上来的鱼迅速冷冻保鲜,纽芬兰渔场很快被这些强大的捕鱼机器占领。据统计,这种渔轮一个小时捕获量最高可达200吨,而在在16世纪时一条传统的渔船整个渔季捕捞量只有100吨左右。这种拖网渔船所过之处的鱼会被一网打尽,而海底的珊瑚礁也会受到严重的破坏。到了1975年,纽芬兰渔场的生产量下降了60%。1977年加国政府不得已宣布200海里领海权,以阻止他国渔船前来捕捞。到了90年代,鳕鱼的数量不到20年前的2%,1992年,加国政府被迫下达了纽芬兰近海渔场的禁渔令,消减了绝大部分鳕鱼的捕捞配额,导致近4万渔民失业。粮农组织表明:“全球80%的渔业资源处于超负荷消耗状态,几近崩溃边缘。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将近90%的海洋鱼类资源数量骤减,过度捕捞导致了全世界1/4的渔业已经崩溃。”过去50年,全球海洋近一半的鱼消失了,90%的大型鱼类濒临绝迹。和过度捕捞一样致命的,还有海洋污染。全球每年产生约3亿吨塑料垃圾,约10%进入了海洋,到2050年时,海洋里的垃圾总重量将会超过鱼类。
不会的 每年的禁海季,国家都会放鱼苗到大海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