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为什么要废掉汉献帝
建安二十五年(220)曹操病逝;三月,曹丕继承王位,改元延康;十月,曹丕代汉称帝,改元黄初。
刘协相比其他朝代的亡国之君,其结局还是不错的。
刘协退位之后被封为山阳公,封地山阳郡。并且曹丕允许刘协在其封地内奉汉正朔和服色,建汉庙以奉汉祀(也就是说刘协在山阳郡可以按自己的规矩来,当然这些规矩也仅限于礼仪、民政等方面,绝不能涉及军事)。
山阳郡位于今山东巨鹿东南处,不算小也不富。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山阳郡下辖二十三县(昌邑、南平阳、成武、湖陵、东緍、方舆、巨鹿、橐、郜城、黄、单父、薄、都关、城都、中乡、平乐、爰戚、郑、曲乡、西阳、粟乡、甾乡、瑕丘。)
刘协一下子从大国之帝变成了小国之公,但相比早年更加自由了,有了一些军事以外的自主权。
远离朝堂政治的刘协终于可以放下一切,专注于封地内的民生、经济等问题,可以自由的在封地内实施仁政。
由于刘协早年在皇宫里学过一些医术,他还亲自上山采药,然后免费为封地内百姓医疗看病。
山阳郡内的百姓生活因为刘协的到来而得到了改善,百姓对他是十分的爱戴。
刘协做为山阳公能够使改善封地内的民生、经济,倘若他出生于和平年代,做为一国之君的他是否也可以使国家富庶、再造大汉盛世呢?
魏青龙二年(234),刘协病逝,享年五十四岁,时任魏帝曹睿率领群臣亲自悼念并以天子礼仪下葬。
刘协一生坎坷,不过结局还算不错,正常的生老病死(属于善终)。
而且我们从刘协退位后的事迹也可以看出,曹丕不杀刘协是明智的选择。
因为那时的刘协已经没有支持者了,或许可以说早就没人支持刘协,士大夫与曹家的周旋不过也是为了争取更多利益而已。一旦利用谈成了,士人门就可以瞬间变脸,从支持汉帝转变为支持魏帝(说白了就是利益。)
刘协没有了支持者,也无心再争,曹丕只需稍加对其封地进行监视即可。
刘协对魏国已经造成不了丝毫威胁。
留着刘协对魏国无害,杀死刘协反而对魏国不利。
不管真实情况是怎样!至少从表面上看,魏国的建立是由汉朝承袭下来的,各方面的手续齐全都是齐全的。
简单的说就是顺应天意。
如果说新朝刚刚建立就把刘协给杀了,反而对舆论影响不好。更加会让蜀吴两国抓住机会搞事。
届时,国内舆论一片哗然,外敌在乘机用兵,面对这样的局面,百废待兴的魏国一时之间还真不好应对。
所以留着刘协是对的,还可以让天下看到自己的仁义。
汉献帝到最后受封~山阳公。
然后就在那个职务到了最后,也就是最后去世。
这就是历史的真相。汉献帝为何能安享晚年?
其实,那个时候汉朝力量已经是晚期了,拥护汉朝的老臣基本也去世了差不多了,所以,汉献帝已经失去力量了。
而曹丕不杀汉献帝,主要还是考虑到汉献帝还有三个妃子,都是曹操的女儿,曹丕怕轻易除死汉献帝,他的妹妹们守寡,所以不杀汉献帝是有这个层面因素的_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谢谢大家。有喜欢的可以关注,点评,点赞,收藏,转发,分享。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