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汉攻打方腊的原因(梁山108将为什么打不过方腊)
梁山好汉最终的结局怎样,历来都是一个谜,是否参与征讨过方腊,也是一个很有争议的公案。为什么会是这样,除了《水浒传》的版本问题而外,就是大宋宣和年间的宋江起义其实就是一次规模很小的民变,大概不值得大书特书罢。
同时,元代脱脱所编纂的《宋史》很烂,在二十四史中犹如懒婆娘的裹脚,不仅冗长而且丢三落四,缺失了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比如,高俅这样的人物都给弄丢了,何影响很小的宋江呢?不过,从其他笔记野史、文学作品中,似乎也可以探寻一番梁山好汉最终的结局。而且,这个结局还不止三种。
简述《水浒传》的版本问题
《水浒传》的版本很乱,施耐庵完成这部巨著后,一直被禁,大约嘉靖年间才有刻本传世。后来,又有容与堂刻本、石渠阁补刊本两种版本流传。这三种版本虽然也有差别,但内容基本上一致。即便如此,各种刻本都有增删,共有百回本、百一十回本,以及一百五回本等等版本。金圣叹批点的贯华堂本《水浒传》,却只有楔子和七十回本正文。上世纪七十年代,又有一百二十回本通行本,这个版本现在是主流版本,前七十回大体上是综合以上各种古本,但也做了删改。后五十回则是以《征四寇》为蓝本进行增删,署名“罗贯中”。
《水浒传》的流传版本问题非常复杂,也存在很大的争议,因而,梁山好汉的结局也是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在此,本文只讨论《水浒传》的梁山归宿,不参考《征四寇》宋江等人被奸臣毒害的结局。
九天玄女预示的结局
施耐庵的《水浒传》没给梁山好汉一个明确的结局,但却在两处地方暗示了宋江以及108人的归宿。
第一处是九天玄女庙中,九天玄女给宋江的暗示。这是“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中,宋江在玄女殿受了三卷天书,接受了九天玄女的训示后,被两个青衣女童送出。即将出庙时,经过一个石桥,青衣女童要宋江往下看。宋江俯身看时,却见一个池子中有两条龙在戏珠。此时,青衣女童把宋江往桥下一推,宋江惊叫一声便从梦中醒来。
这是在暗示宋江的结局。“二龙戏珠”是北宋快要灭亡时,宋徽宗与宋钦宗把国家当做“珠”来戏耍,最终导致亡国的隐喻。当金国即将南下之时,宋徽宗慌忙传位甩锅,宋钦宗不愿意接受。在徽宗和一些大臣的压制下,赵桓成为了北宋第九任皇帝,也是亡国君主。靖康元年,童贯从太原逃回,宋钦宗命他留守汴梁,而童贯拒绝受命,协太上皇赵佶南逃,试图到镇江复辟。这件事情被宋钦宗获悉后,派人追斩童贯一伙,蔡京之子蔡攸、蔡脩等人悉数被斩杀。
这大概就是“二龙戏珠”所隐喻的历史事件,宋江被推下池子,则是宋江结局的暗示。梁山好汉最终参与到这次朝廷分裂活动中,与童贯等人一样,被宋钦宗所杀。
卢俊义恶梦隐含两种结局
宋江被招安后,追随童贯,大概也被编入了童贯的私家武装“胜捷军”。在徽宗南渡事件中,胜捷军是主力部队,同样也遭到灭顶之灾,宋江等一伙恐怕也不能幸免。
而是以一个恶梦暗示张叔夜剿灭了梁山泊,一百单八人全部被斩首。这个恶梦所暗示的事情非常明显,梁山好汉全部被张叔夜杀掉了。即便是这样一个很明显的结局预示,也是存在争议的。
《水浒传》的早期版本中,都有卢俊义恶梦的情节,虽然金圣叹腰斩了这部书,但恶梦确非他所捏造。如此,这个恶梦所预示的梁山好汉结局,就是战败被俘,然后被张叔夜全部斩首。
但是,在有的版本中,卢俊义的梦只有被擒,而无被斩首的细节。卢俊义被擒后,张叔夜升堂,对堂下齐刷刷跪着的108人一顿严厉呵斥,然后,喝叫刀斧手将梁山好汉推出斩首。此时,卢俊义就从梦中惊醒了。而张叔夜最终是否斩了梁山全伙,贯华堂本到此便戛然而止了。
从贯华堂本以前的诸多版本来看,张叔夜肯定没有斩杀宋江,否则,就不会有百回本等版本的存在了。当然,卢俊义惊恶梦之后的故事是不是后人续补的呢?大概不是。因为,九天玄女庙已经很明确的讲了,宋江最终还是要被招安而完成“替天行道”梁山最终目标。同时,还要演绎到“二龙戏珠”这个结局。
同一个恶梦可以解析出两种结局,问题就出在金圣叹对原著的篡改上。或者,在张叔夜下令将梁山好汉拉出去砍了的时候,皇帝的特赦令到了,宋江等人躲过一劫而被招安了。金圣叹不愿意看到梁山被招安,所以腰斩了《水浒传》而暗示了108人被斩首的结局。
《征四寇》中梁山泊的结局
虽然不参考《征四寇》中梁山好汉的结局,但现在百二十回本《水浒传》已是主流版本,为最广泛的读者群所接纳。所以,还得稍微提一提这个版本中梁山好汉的归宿问题。
这个版本基本上删掉了“梁山泊英雄惊恶梦”这个回目,突然插进了宋江举行“菊花之会”,作《满江红》词表达招安夙愿情节。此时,最先提出招安的武松突然跳出来,反对招安。别忘了,就在这一回中,宋江因为石碣出土而设罗天大醮,率众对天盟誓,再次表明期待朝廷招安的愿望。当时,众好汉也一并盟誓,一致赞同招安。所以,“菊花之会”武松等人反对招安也变脸得太快了,这绝对不是《水浒传》,恐怕也不是《征四寇》,而是为了某种需要而硬塞进去的文字。这就说明,后几十回续书被不断的增删,梁山好汉最终的结局恐怕也不值得采信了。
《水浒传》其中的旨意之一,是反映北宋仁宗以来的党争而招致亡国之祸的,也就是因为王安石的改革而导致的新旧两党的无休止争端。在《水浒传》中,高俅原是新党领袖,施耐庵是反对新党的,所以,他是最大的反派。蔡京则是旧党要员,施耐庵书中虽然也揭露蔡氏集团的腐败行为,但也在民政救济方面,对蔡氏多有褒奖。这是两个对立的集团,但是,《征四寇》作者明显缺乏历史知识,写成蔡京、高俅、童贯、杨戬等人勾结,害死了宋江、卢俊义。梁山好汉这样的结局,恐怕并非施耐庵的原意。
正史野史中的梁山好汉结局
几乎所有的野史笔记都记载了宋江等人没有被杀,被张叔夜擒获后,得到赦免而招安了。试举几例:
李若水《捕盗偶成》中说:“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李若水的诗虽然并非笔记类体裁,但却以诗歌的形式记载了宋江等人的结局,最终是“同拜爵”了。这也印证了九天玄女对宋江的预言,施耐庵写《水浒传》还是相当尊重历史的。
当时,朝廷对待宋江之类的民变,主要政策就是招安。此举不但没有起到安抚乱民,维护治安的目的,反倒降低了犯罪成本,客观上促成了更多的民变。所以,李若水在诗中强烈反对招安。因为有这样的“好政策”,底层民众就聚众发动民变,然后从官府或朝廷那里获得利益。梁山好汉大多都是底层人物,上山造反的初衷其实就是招安。正如最早提出招安的武松所言,上二龙山是权且寄身,异日得到朝廷招安,再与宋江哥哥见面。
《宋史·徽宗本纪》也有相关宋江结局的记载:“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很明确,张叔夜是奉旨前来招降的。所以,张叔夜先擒获了宋江的副将,然后逼迫宋江投降,最终“大书黄纸飞敕来”,梁山泊好汉并没有被斩首,而是被招安了。
故而,应当坚信施耐庵原著中是基本遵循历史(无论正史、野史)记载的,卢俊义的恶梦大部分就是预示这件事的,最终被斩首,则是金圣叹自作聪明之举。
宋江有没有参与剿灭方腊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主流观点认为,宋江起义是在方腊起义被剿灭之前。时间上,这两家义军不可能发生交集。宋江是在宣和三年(公元1121)二月被张叔夜收剿。而方腊则于宣和二年(1120年)十月宣布起义,宣和三年正月,就被童贯率军镇压。也就是说,宋江投降时,方腊就已经在一个月前被擒获了。
但是,很多记载,尤其是野史都说宋江参与了镇压方腊起义的征战。其中,《东都事略·徽宗纪》讲得最为清楚。
宣和三年(1121年)……夏四月庚寅,童贯以其将辛兴宗与方腊战于青溪,擒之。五月丙申,宋江就擒。
宋江被擒在方腊起义失败后大约半年时间,也就有可能参与了征方腊的军事行动。这也是一说。施耐庵明显是采信了南宋史学家王偁的说法,宋江曾以宋军裨将身份,率领本部参加了童贯统帅的宋军,征讨方腊。
我觉得,王偁的记载比较可信。因为,《宋史》有很多缺失,记载也常有误差,是二十四史中编纂得最差的一部。而间隔时间并不久远的南宋史家所记载的历史,大概要比脱脱更准确。
又据《东都事略·徽宗纪》所说,宋江参与剿灭方腊后一个月,又重新起义。徽宗下诏,令折可存带兵招降。时间间隔恰好就是一个月,这大概就是宋江后于方腊被剿灭,以及《宋史·徽宗本纪》所记载的命张叔夜招降的原因吧。
总而言之,宋江以及梁山好汉的故事深入人心。无论怎样的结局,都不影响梁山好汉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也不会影响《水浒传》的不朽。
无脑的庸才,水浒传本是虚构,你“不看天气卖凉粉”!以为现在是六十年代呀?还装逼以为自己是“文化人”?快干点苦力去养家吧,别再拿文墨之类的,你不是哪块料!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