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最有名的诗是哪首(苏东坡苏
0 2022-03-25
这个问题要看以什么标准去衡量,其实用完美这个词,不如用均衡来得准确。与苏轼相比,辛弃疾各方面的发展明显要均衡得多,就如题主所说的,堪称文武双全。但要是论文学方面的修养,辛弃疾与苏轼还是不能同日而语的,毕竟苏东坡可是堂堂唐宋八大家之一。而且辛弃疾到容貌……(皮色如关羽,面相赛张飞)咱们不以貌取人,不过辛弃疾这个容貌没有弃文从武也实属可惜。
如果从仕途上来看,两人都不甚完美,或者说很不完美。个中原因咱们一一道来,这里先表辛弃疾。
辛弃疾出生在济南当地的名门望族,祖祖辈辈世代当官。其实在辛弃疾出生的时候济南已经被金国占领了,所以从现在的法律意义上来说,辛弃疾实际上是金国人,不过在当时并没有现在的国籍制度。辛弃疾祖辈虽然世代为官,但当的都是大宋的官(虽然官很小),然而辛弃疾当的确是金国的官,而且还是三品正印开封知府。要知道在北宋的首都就是开封,辛弃疾等于是为金国管理宋朝被占领的原首都,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妥妥的汉奸。
虽然后来趁着金废帝完颜亮兵变被杀的时候辛弃疾举旗造反,投奔了山东当地的豪强耿京,后来耿京兵变被杀,辛弃疾更是玩了把当年关二爷干过的事,不满百骑数百里奔袭在金军营中生擒贼首张安国,替耿京报了仇。但是在金国做过高官的履历始终是他终生抹不掉的污点。如果不是金废帝自己把自己作死了,辛弃疾会来投吗?而且辛弃疾还曾经在诗中自比孙权(《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孙权是哪位?吴国皇帝,辛弃疾自比孙权,这欲意何为啊?因此后来辛弃疾就落了个南宋不待见,金国不能容的尴尬境地。
讲完辛弃疾再说苏东坡。
苏东坡出身没有任何污点,乃是处唐名臣苏味道之后。一出道便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夺得了礼部会试第二名(不是榜眼),别小看这个第二名,当时的主考官可是著名的欧阳修,能被欧阳修点中第二,可见苏轼的能力之强。但是,没错,万恶的但是又出现了。但是苏轼在官场上多少有点出道即巅峰的意思,原因就在于苏轼的思想过于保守,而且还不懂得变通。当时正值王安石变法得势的时候,结果咱们苏大才子顶风上,跟着恩师欧阳修带一起带头反对新法,结果可想而知了,苏轼被贬出了京城(自请),欧阳修主动辞职,并且在一年后在家中逝世。
苏轼这一去便沉沉浮浮,直到14年后才再度被召进京,官职更是逐步提升直至知贡举(当年欧阳修的官职)。事情似乎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有句话叫“文艺青年别当官”(我说的),更别说文豪了。苏轼赴任之后没多久便发现旧党打压新党手段的龌龊程度,与当年新党打击旧党没什么区别,于是奋笔疾书提出进谏,对旧党包括腐败在内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抨击。后果又可想而知了,落了个里外不是人,再度被贬出京城(还是自请)。虽然后来他又被召了回来,但很快又被踢了出去,最后在徽宗继位之后再度掉苏轼进京,结果在苏轼在途中不幸卒于常州,享年65岁。可以说苏东坡天生就不是个当官的料。
最后小总结一下:此二人论才能可以说都是治世之能臣的料。一个文武双全,一个学问拔尖。但是官场比的不仅仅是能力,还有情商,这二位在情商上全都不及格。所以两人落了同样一个下场,里外不是人。
辛弃疾的词不仅豪放,更多的是有气吞河山的英雄气概,有壮国忧民的精神。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