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经典故事(王阳明的故事四则)
0 2022-03-25
是唯心主义,但并不主观,反而很客观。
王阳明所说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并不是说绝对的在人心之外,一切事物都不存在,而是把人作为个体来相对说的。每一个事物,虽然本来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于人这个个体来说,如果心里面没有对这个事物的意识,那这个“物”对于人来说,就是无意义的。而且王阳明所说的“物”,并不是物品的物,而是另有说法。
王阳明说:心是身体的主宰;心里想着什么,便是每个人的意识,意识的本体就是知,我们的意识注意到哪里,这就是物。如意识放在侍奉亲人上面,那侍奉其人便是一件物;意识放在事君,那事君便是一物;意识放在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识放在视听言动,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我才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
这里明确说明了,心、意、物之间的关系,并且定义了什么是“物”。所谓的格物,并不是要去真正的在外物上找理,比如王阳明曾经就傻傻的去格竹子,结果一无所获,还把自己给搞病了。那时候的王阳明,就还没有领悟,什么是物。所以格物,到底格的是什么?
王阳明接着说:“格物,如《孟子》说的‘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
格物就是把自己内心那些外七八糟的意识都全部给纠正过来,只要有一点不好的意念,就要连根给他拔去,就是要无时不刻不是存天理的状态。所以格物并不是真正的取研究什么物品,而是要通过自己内心对物品的意识,去格自己的心。
先生又说:“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的方法,去除私心,恢复天理。让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则意诚。”
我们普通人的心与外物之间,总是隔着很多的东西,本来我们都有恻隐之心,看到小孩掉井里都会觉得可怜,但并不是人人都会去救,这就是每个人的私心在作怪,我们要么担心,自己会不会有危险,担心这小孩的父母会不会反而会讹人,诬陷说我把小孩推进去的等等,这些就是私心,就使得我们的心与外物之间不能畅通无阻,而格物就是要去除这种障碍。
所以通过以上,就可以看出,王阳明说“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是专门针对当时总喜欢从外物上去找真理的这一弊病提出来的,我们不能简单的把这理解为心之外,万事万物都不存在,因为阳明先生的本意,并不是为了描述世界的本质,而是从格物修身的角度来说明我们每个人的心与外物之间的关系。
不是。
“主观唯心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赋予的标签。
所谓的“主观唯心主义” 不是最高层次,最高层次是“心物一元”,王明阳的“心”也应该如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