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女主人公人物形象分析(安娜卡列尼娜的人物形象分析)

admin 2022-03-25 01:24:29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文学作品中,最迷人的女子形象之一。在作者笔下,安娜是一位貌美、脱俗、痴情、非常迷人可爱、极富魅力的女子,一位有知识与教养的女子,更是一位执着追求个性解放的女子。

安娜聪慧美丽、纯真热情、典雅从容,从外表到内心世界的美,都远远高于当时的上层贵族女子。她那令人惊叹的美,在各种场合下都显得光彩照人,曾经吸引过许许多多与她有过交往的男男女女。然而她的一生却极其不幸,为了追求纯真的爱,她触犯了上流社会的虚伪戒律,最终以年轻的生命为代价以悲剧告终。正如作者开篇所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安娜的爱情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时代的悲剧。

安娜·卡列尼娜剧照

1.安娜——“貌美迷人”的高贵形象

安娜以她那惊人的美不知打动了多少读者:美丽的外貌、美丽的感情和美丽的精神世界。令人难忘的是,作者用一系列迷人的字眼来形容她外表的魅力,尤其是借助别人对她的观感和评价来揭示其性格的美。

漂亮的吉提尽管明白安娜是自己的情敌,但仍然为安娜所具有的“超自然的力量”的美所吸引,“愈来愈欣赏她”——“那穿着简朴的黑衣裳的姿态是迷人的,她那戴着手镯的圆圆的手臂是迷人的,她那挂着一串珍珠的结实的颈项是迷人的,她那松乱的卷发是迷人的,她那小手小脚的优雅轻快的动作是迷人的,她那生气勃勃的、美丽的脸蛋是迷人的。”这一连六个“迷人”,充分展示了安娜超凡出众的美丽风采。作者从处于独特境地与安娜有着微妙关系的吉提的眼光描述了安娜的服饰、体态、动作和肖像的美,同时又以吉提来突出安娜的美,吉提感到安娜是“生活在另一个复杂多端、诗意葱茏的更崇高的世界,那世界是她所望尘莫及的”。

列文一度对安娜怀有成见,但是,当安娜的“迷人心魄的眼光凝视着”他时,他禁不住为安娜的美,为她丰富活跃的精神世界所吸引而“完全出了神”。安娜的迷人不仅是外表的,而且是内在的。她不仅貌美迷人,也是一位富于知识与教养的女子。在夜车里,她忘却了一旁的丈夫与孩子,埋首于书的字里行间,那样投入,仿佛自己成为书中女主角似的。当她在渥伦斯基身旁时,不论环境如何,仍能勤勉地读书。她的求知欲极强,并不仅限于文学,凡是渥伦斯基所关心的一切,她都会从书籍或专门杂志上求得了解,有时连渥伦斯基本人也得反过来请她指点。尤其是列文首次经渥伦斯基拜访她时,她即海阔天空地畅谈法国之美与文学,令一向对事物认真的列文感叹道:“对!对!这才是女人。”“一个多么出色、可爱,逗人怜惜的女人。”

她那“迷人”的美还体现在她的“一种诚实的品性”。她出身极为高贵,是王室的后代,半个彼得堡都是她的亲戚。她从小失去父母,由姑妈抚养长大,16岁就嫁给比她大二十多岁的省长卡列宁——一个肥头大耳、冷酷虚伪、道貌岸然的官僚。安娜说她是个“傀儡”,“他不是人,他是一架官僚机器”,“八年来,他摧残了我的生命,摧残了我身上一切活的东西。他甚至一次都没有想过我是一个需要爱情的女人”。尽管如此,安娜仍然压抑着内心的痛苦,同他过了八年苦闷虚伪的生活,还生了个儿子谢廖沙。所以,当“身着黑丝绒长袍,系着那珍珠项链”的安娜在莫斯科的舞会上遇到渥伦斯基后,她那渴望得到真正的爱情和幸福的感情,像烈火一样燃烧起来。她以感情为第一生命,是个内心世界丰富的女性,有着极其崇高的人格追求,浑身焕发着美丽的生命元气和青春活力。她是那样坦诚、真情,不愿像其他贵妇人一样甘愿当情妇。在彼得堡的赛马场上,她看见渥伦斯基的马在跳跃最后一道障碍时突然跌倒,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惊叫、哭泣起来。此举立刻受到上流社会小姐、太太们的指责。

她既不羡慕卡列宁的显赫地位,也不安于优越的生活条件,她从心里发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的强烈呼声。在回家的途中,她向卡列宁公开承认自己与渥伦斯基同居,为了爱情,她毅然离家出走,忍受着失掉爱子的痛苦,忍受着社交界人们的非议,一次次向丈夫提出离婚,并且把一切爱都倾注在渥伦斯基身上。一个弱女子同上流社会之间,展开了力量悬殊的斗争。

安娜·卡列尼娜剧照

2.安娜——“敢爱敢恨”的反叛个性

安娜生活在“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的时代,在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她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下逐渐觉醒过来,强烈渴望和追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人格独立,不甘于终生处于被压抑的环境中。

和渥伦斯基的相遇,成了安娜生活的转折点。渥伦斯基对她疯狂的爱,唤醒了她心中从来还没有体验过的沉睡的爱,使她看到了生命的新的意义。她越来越意识到过去旧生活的空虚和痛苦,她坚定地说:“我不能够和他一起生活。”于是她把渥伦斯基当作理想的情人而深深地爱上他。

然而在那个时代,她离开家庭与公开决裂的行动,引起了整个上流社会的非难和敌视。在上流社会,夫妻双方谁都可以有情人,但却不能容忍安娜所表现出的那种违反常规的巨大热情,不能容忍她与丈夫公开决裂以争取自由生活的正当行动。人们对安娜关闭了所有的社交大门,甚至不愿和她坐在一起看戏,她成了有罪的人。可是她为了追求爱情、自由和正常人的生活,为了保护自己人格的尊严,不向恶势力妥协,不屈从于当时社会虚伪的法律、宗教和道德观念。在法律上没有离婚的情况下,她公开与渥伦斯基在一起,忍受着最大的痛苦,离开爱子,坚决抛弃卡列宁。她勇敢地承受来自上流社会的一切侮辱、 伤害,绝不退缩后悔,反而着盛装在所有上流人物都到场的剧院露面,向“社交界挑战”,表示“永远和它决裂了”。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她忍受种种痛苦和折磨,牺牲她所珍视的一切,希望与渥伦斯基在一起,过着真诚、纯洁、幸福的生活,但是她的美好愿望却像海市蜃楼一样迅速破灭了。

渥伦斯基是彼得堡的一个花花公子,他最初对安娜一见钟情,是出于情欲的冲动和在“风流韵事”中获胜的虚荣心,他并不真正了解安娜的精神追求。因此,当安娜在他的眼睛里变成了“一朵凋谢了的花”时,他就不怎么爱她了。反而却受功名欲望的驱使,越来越为与安娜相爱而使自己在上流社会失去地位而痛苦。他对安娜的热情冷却下来,安娜也由此与他的爱情崩溃了。她离开爱子后唯一的精神支柱垮了,她陷入了更加巨大的不幸和痛苦之中。

渥伦斯基对安娜的冷淡是安娜最伤心、最痛苦、最不能忍受的。为此,她在深深地思索后痛苦地得出结论:“我渴望爱情可是得不到爱情”,对生活的最后一线希望也成了泡影,深感“一切全完了”。“既然再也没有什么可看的东西,为什么不把蜡烛灭掉呢?”她原想与他成为“朋友和知己”,但愿望落空了,爱情破灭了,生活完全绝望了,最后终于卧轨自杀,以死对黑暗社会进行抗议和控诉,并且对整个贵族资产阶级社会作出了严厉的判决:“一切全是虚伪,全是谎言,全是欺骗,全是罪恶!”

3.安娜——“上流社会”容不下的飘泊灵魂

安娜是个具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贵族女子,一个备受贵族阶级道德压抑、竭力争取自由的爱情和正常生活权利的悲剧人物。安娜的悲剧不仅是个人悲剧,而且是一个深刻的社会悲剧。

她把幸福的梦想寄托在渥伦斯基身上是造成悲剧命运的一个原因。渥伦斯基是彼得堡花花公子中的一个“优秀”人物。他有钱、聪明、潇洒、有教养,是皇室侍从武官,有显贵的亲戚,是安娜所喜爱、所钟情、所热恋的理想男子。然而,二人的处境、教养、爱好并不一样。他真诚地爱安娜,并为此作出牺牲,甚至开枪自杀。但他的人品、智能和意志都远远低于安娜,因而也始终没能真正理解安娜,没能像安娜爱他那样去爱安娜。他所爱的主要是安娜的外在的美,对其精神世界却了解不深。在安娜预感到不幸已经逼近时,曾经对他哭诉道:“一切都完了,我除了你以外,什么都没有了,请记住这个吧!”对安娜复杂绝望的内心世界,他无力理解。他有钱,始终与上流社会保持着正常联系,而安娜则是个出身名门的穷人,在家时靠丈夫,离家后靠情人,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社会地位极不稳定。安 娜所追求的只是爱情,而渥伦斯基不仅要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还要追求功名。

渥伦斯基对爱情的冷淡成为加速安娜死亡的催化剂,使安娜陷入了空前绝望和孤立无援的窘境,“公开承认感情完全冷淡了,把安娜冷落在一边。于是,维系生命的最后一根细线嘣的一声断了,安娜已经走投无路,既不可能回到丈夫家里,也不可能继续这种难堪的同居生活,年轻的身躯便奔向了飞驰的车轮,一颗美丽的心灵便在瞬息之间灰飞烟灭了。尽管如此,但她那“我要爱,我要生活”强劲呼声,至今仍回响着社会的召唤、时代的强音。

安娜·卡列尼娜剧照

安娜个人悲剧的另一个原因是由她性格内在的矛盾造成的。她高喊着“我是活人”“我要爱情”,为维护自己爱的权利而与上流社会抗争,是勇敢的因受贵族教育而背负着贵妇人的精神枷锁,又是软弱的。在她灵魂深处,爱与恐惧同时产生,在恐惧中发展爱情。她追求个性解放,因而高于同时代的一般贵族女子,同时她又是一个贵族女子,因而不能不为种种贵族偏见所束缚。

她的惨死不仅是个人悲剧,更重要的也是社会悲剧。当她公开向“上流社会”表明自己有爱的权利的时候,就成了整个“上流社会”的众矢之的了。这是安娜爱情悲剧的社会原因。她被迫害致死的根本原因,就是诚实的安娜公然宣称拒绝封建包办婚姻强加给她的丈夫卡列宁,而真诚地始终如一地爱着渥伦斯基,这就触犯了上流社会的虚伪道德,触犯了上流社会的陈腐舆论。

她提出离婚,却没人理睬;她提出带走儿子却受到冷冰冰的拒绝,甚至她来到戏院看戏,也受到贵妇人群起而攻之的起哄,以至于遭受了终生难忘的侮辱。为此,她只能像一只陷入网中的小鸟一样东藏西躲,最后还是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可见,“上流社会”的残酷迫害是导致安娜死亡的根本原因,她的灵魂和躯体在这个所谓的“上流社会”是容不下的。

安娜的惨死是对俄国上流社会的愤怒控诉,也是对现存制度的批判。安娜的爱情以悲剧而结束,反映了俄国社会生活自身的逻辑。在19世纪70年代,具有个性解放色彩的安娜带有历史进步性,同时又带有贵妇人的软弱性。面对强大的封建势力,她的结局只能是个人悲剧。她的悲剧反映了资产阶级个人反抗的失败和个人追求的幻灭。

客观分析一下:安娜的原生家庭并不行,幸亏有美貌,所以才由姑妈做主,嫁给了高官。她那用来吸引沃伦斯基的美貌,一半是池天生的,一半是她丈夫优渥的家庭,给她保鲜的。不然的话,试试让她嫁一个像他哥哥这样的人,生好几个孩子,一屋子烦心事,恐怕还没遇见渥伦斯基,她的美貌就已经像她嫂子一样早就没了。嫁了有钱丈夫,过上了以前没有的锦衣玉食的生活,被丈夫保养的如花似玉,又想要另一份爱情。既然要,干脆舍去丈夫给她的地位和荣誉,舍去儿子。又不肯,只想自己什么都得,不想给丈夫也留一些,比如儿子和脸面。太贪。所以命运不答应。

上一篇:生活需要追求(关于坚持追求梦想的作文)
下一篇:曹操的诗以什么著称啊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