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 知行合一朱熹(朱熹王阳明格物致知的意思)

admin 2022-03-25 01:05:26

我把你们二人的区别,集中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1、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最早出现于《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大学》一文中却没有任何进一步的解释,也就是说“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当时是没有定论的。

南宋儒学大家朱熹在程颢程颐“二程理学”的基础上,把“格物致知”解释为“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的解释,一时被奉为正统之说。

此观点被王阳明归为心外格物,阳明先生认为,心外事物千千万,任何一个人穷尽一生也很难全部格出道理,就算是格出道理,也是各事物有其各自的道理,万物万理,你也不可能获得真正的一个适合万物的天理,格世界之万物,行不通。

王阳明认为,格物,就是孟子说的“格君心”之“格”。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即是穷理。随时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

圣人这样,我们普通人就更难格万物了,这提示我们,多学习别人的经验是好的,但把学习当目的就麻烦了。马云的成功,马华腾的成功,华为的成功,都是因为他们在那个时候、用他们的本心与当时的社会资源完美的结合,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我们可以参考他们、学习他们,但如果谁把他们的创业路径复制一下拿来用,成功的可能性自然是微乎其微。更不用说一家只有几十人的创业公司,还有人把阿里巴巴现在的管理制度照搬过来,结果可想而知。

2、先知后行

在“知”“行”关系上,程朱理学主张“知先行后”。应该把封建道德和义理放在第一位,只要有了知,行是自然而然的。譬如有人要去京城,必须知道要出什么门,走什么路,否则便去不了。朱熹认为学问不外乎致知、力行两件事,他虽然也强调两者不可偏废。但要究问知行的先后,他则说“当以致知为先”。

阳明先生认为这显然错了,有些道理,你不去实践,你怎么知道是对的,那只是假设,假设能说是“知”吗?。知行是两个字,但说的是一个工夫,反对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知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

中国的教育,大抵上也算是一个“先知后行”的典型代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恨不得把体育课、音乐课、实验课全部砍掉,甚至大学也是如此,这就造成了很多学子毕业即是失业,进入职场毫无竞争力可讲。这种现象不彻底改变,教育强国就很难实现。

理学属于客观唯心论,

心学属于主观唯心论。

他们两个是儒家哲学的分支。

本体论上两者都认为意识决定物质。

而主观跟客观的区别在于,客观唯心论在承认意识第一,物质第二的基础上,同时承认客观物质的存在。

主观唯心论则否认物质的存在,认为世界只存在意识,不存在物质。

上一篇:晚上做的梦早上能说吗(为什么会把早上以为是晚上)
下一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什么意思出自(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