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感慨(天下无不散之筵席)

admin 2022-03-25 00:11:49

古典文学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虽然历代遭到当时正统士大夫的所反对,但一经问世,就被广大人民所喜欢。像《西游记》、《红楼梦》、《西厢记》、《金瓶梅》等,一边遭到一些正统人的反对,一边受到大家热烈追捧。历代文学大师,没有人不阅读过《红楼梦》、《金瓶梅》。

《红楼梦》反复修改增删十年,每一个细节作者都独具匠心。就是每个丫鬟小厮说的一句话,对整部书都有牵一处而动全身的作用。这句“天下无不散的筵席”就是这样。

这句话在《红楼梦》中出现了两次,

一是红玉

二是司琪

她们两个偏偏都是丫鬟,作者这样安排,有什更深刻的含义吗?

二十六回小红

红玉道:“也犯不着气他们。俗话说的,‘’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脂砚斋批语:此时写出此等语言,令人堕泪)谁守谁一辈子呢?不过三年五载,各人干各人的去了。

这些话虽然很伤感,但却很现实。生活中什么是长远的呢?没有一件情感和亲情能够长长远远的在一起。说是消极也是人之常情。

红玉,在《红楼梦》中是个小角色,却是不能缺少的重要角色。从小红在大观园中的地位,看出大观园看似平和,实在矛盾重重,连清净干净的女人们之间,也是相互诋毁、争风吃醋。而小红,却能够在纷扰的世局中,看出生活的本质和真相。

同时,大观园的姑娘们虽然是水作的,花朵般的干净,纯洁,外面的世界确实龌龊的,肮脏的,残酷的。她们的未来必定会被摧残。聪明如林黛玉、薛宝钗和史湘云,没对未来和现实,也只有逆来顺受,不敢反抗,不敢作出一点出格的事。小红却敢,在风雨飘摇的前景中,抓住自己的未来和幸福。若小红也循规蹈矩的遵守当时所谓的美德,最后的结局会怎么样?会和大多数的丫鬟、小姐们一样,卖身为奴。这是小红有着女性觉醒意识的,争取自己幸福生活的勇敢的一面。

作者写小红,就是塑造笔下有独立灵魂的女孩子有智慧和勇气的形象。小红不像司琪那么大胆、莽撞,不顾后果。虽然小红与司琪和表弟关系不一样。小红的聪慧和谨慎,也是司琪所没有的。

七十二回司琪

司琪一把拉住,哭道:“我的姐姐,如今我虽一着走错,你若果然不告诉一个人,你就是我的亲娘一样。从此我活一日是你给我一日,我的病好之后,把你立个长生牌位,我天天焚香礼拜,保佑你一生福寿双全。我若死了,变驴变狗报答你。再俗话说“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再过三二年,咱们都是要离这里的。

两处写丫鬟说同一样一句话,而两个丫鬟都是敢于打破封建道德礼数的女孩子,对自己的爱情敢于追求。说明,有着独立灵魂的独立人格的女人,能够对世事洞察秋毫,看得比较透彻。

这句话的意思也是说,世上没有长盛不衰的,也没有生生世世在一起的,最后必定会烟消云散。

关于司琪,作者写得这个人物,历来引起争议很大。

有人喜欢司琪,说她脾气刚烈、做事雷厉风行。做事干脆利落,不像迎春老实的像个木头人。说司琪有“侠女”之风,是个敢做敢为的女子。

有人讨厌司琪,说她霸道,仗势欺人且不懂收敛。做事莽撞,不懂节制(在大观园跟表弟偷情未成)。总得来说,司琪的所做所谓不大符合传统观点的美德标准。作者对司琪的描写,看不出来作者对司琪的态度,是喜欢赞赏还是批判讨厌。只是在作者笔下司琪敢做敢为,敢恨敢爱,倒比她表弟勇敢。可惜,最后落得自杀身亡。

到了七十八回,借宝玉之口,

“提及司琪,讲到大观园此时的情景,已经显示萧杀的景象“忽又想到去了的司琪,入画,芳官等五个,死了晴雯,今又去了宝钗等一处,迎春虽尚未去,然连日也不见回来”

没有不散的筵席,这个意象,始终笼罩着整部小说。

《红楼梦》主题宗旨在思想上也有一些“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谁也抵抗不住的。不过是,在人为的堕落上,加快了一个赫赫百年大家族的败落。人生就有死,人就是向死而生的。无论多不舍得,最后也会各奔东西,虽然明白这个道理,毕竟还是有点伤感。

人生不过百年,最后的结局都逃不过回归大地,不应该悲叹。其实,反过来想想,人有机会能够活一次,能够认知这个世界,其实也很幸运的,不是吗?

筵席是不同家庭的人聚在一起吃喝玩乐的盛宴,盛宴结束后,不同家庭的人自然要各回各家,各就各位,筵席不得不散了,就算是一家人,为了各自的营生,也是聚少离多,更可况筵席。

上一篇:女主女扮男装的电视剧(女扮男装被女主喜欢的电视剧)
下一篇:赵飞燕和赵合德真实历史故事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