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攸之结局(郭攸之庆余年结局)

admin 2022-03-24 23:25:52

  

  郭攸之,因为诸葛亮《出师表》一文而被今人熟知。

  《出师表》云: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诸葛亮认为可以托付大事的几人中,郭攸之排位第一,比费祎、董允还要靠前。在诸葛亮眼中,郭攸之最可欣赏的品质是“志虑忠纯”,即一心国事,忠心不二。

  奇怪的是,费祎、董允都在《三国志》中有单独传记,并且先后担任蜀国执政,唯独这个郭攸之,只是因为《出师表》而在《三国志》中出现,别说主政蜀国了,就连单独的传记也没有。

  这是为什么呢?

  在《三国志·廖立传》中,引述了一段廖立对诸葛亮执政的批评文字,其中提到:

  中郎郭演长,从人者耳,不足与经大事,而作侍中。今弱世也,欲任此三人,为不然也。

  廖立此人少有大名,在荆州时一度与诸葛亮、庞统齐名。投靠刘备后,廖立却被刘备冷落,到诸葛亮时期更是大坐冷板凳。

  廖立对诸葛亮十分不满,提了很多诸葛亮的意见。其中一个重要意见,就是说诸葛亮用人唯亲,用人不明。

  在他列举的所谓“罪证”中,其中一个就是说诸葛亮滥用郭攸之。

  原来,郭攸之此人也是南阳人,是诸葛亮的老乡。在廖立看来,这个人根本就没什么才敢,最大的本事就是听话,所谓“从人者”,就是诸葛亮说什么,郭攸之就做什么。

  这一点在诸葛亮看来,是志虑忠纯,老实肯干,不花心,不多心,很好;可在廖立看来,像郭攸之这种人做些小官还可以,可是侍中乃是尚书令以下,百官以上,相当于副相一样的重要职务。这种职务,怎能交给一个毫无见识的应声虫来做呢?

  廖立认为,若是在太平盛世,用郭攸之这种人混混日子也说得过去,可如今乃是乱世,不努力求存就会被消灭,自然不能用郭攸之这种无能之辈。

  应该说,廖立说得还是有些道理。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诸葛亮去世之后,郭攸之就被刘禅弃用。

郭攸之,南阳人(今河南南阳),性情温和,才学出众,前侍刘备,后侍,后主刘禅。诸葛亮《前出师表》中称郭攸之及费祎、董允“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上一篇:最经典的情感语录(句句精辟的情感语录短句)
下一篇:一首诗一座城有哪些城市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