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受哪些作家影响(郁达夫文学
0 2022-03-25
对于日本小说家,我推荐的是东野圭吾,川端康成和村上春树。
我最近也在看他们的小说,我觉得对于日本小说,只看一个人的其中一本或者几本是不行的。(下图中是我最近购入的日本小说家的小说。)
比如说,我看刚开始看了东野圭吾的一些小说,我就不能理解其中的日本的文化和观点,觉得小说中描写的情节好不可思议,但是多读几个人的作品之后,我就发现,所有日本作家的作品中几乎都有一种日本文学的烙印——“物哀”文化。
《源氏物语》孕育了"物哀"概念的雏形,“物哀”的正式提出是在江户时代本居宣长的物语专论《紫文要领》中。后来,“物哀”是一直是日本传统美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哀戚、悲愁是"物哀"的基本感情色调。
因为日本的文学刚开始是受我国六朝文论的影响,呈现出阴柔、女性的气质。加上日本独特的自然环境特点,本身国土面积狭小,自然灾害频发,人命朝不保夕,自然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日本人善感与悲悯的个性。
在他们看来,他们的国花樱花的特点是"风飘万点"、"落红成尘"、一瞬间繁华落尽。这样触目惊心的凋零触发日本人敏感细腻的心灵,生命的短暂与无常使他们由樱花联想到人的命运的虚无。
他们认为樱花最美的时刻不是枝头绽放,而在其无可挽回地走向飘零,走向毁灭。这就把"物哀"与死亡、与牺牲联系起来,形成其独特的病态审美。
这一文化一直贯穿在日人的文学创作中,包括川端康成、太宰治等一批著名作家。虽然川端康成的美学思想受到西方文学的影响,但他美学的基础仍不脱传统的物哀、风雅与幽玄。他的作品《雪国》、《千只鹤》、《伊豆的舞女》等都充满浓浓的悲观与虚无主义。
《德川家康》这套书,它的最新的“亮点”在于,写芸芸众生相的同时,以神佛的“视角”俯瞰,对在乱世的众生尤其是,平民的“怜悯”,就连主要人物: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他们的主线也都是为了还百姓一个太平的天下,而奋斗终生,所以他们亦敌亦友,这是以前别的书中未见过的。以前看说它媲美《资治》和《三国》,我觉得有点言过了,而后来觉得,这个评价不虚。
当然,这对作者的修为要求非常高,能在当代看到有人写出这种书,真的很神奇。
日本经济由于被西方世界的资本狙击,经济一直低迷,他们民族的有识之士,就把他们民族建国的历史重新展现出来,借用他们民族最原始的“骨血”焕发新的生机。
对于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的描写,确实很有魅力,丰臣秀吉,是值得学习和反思,增长见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