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激励什么意思
0 2022-03-25
温水煮青蛙这个故事,我们所熟知的内容是:如果将一只青蛙放进热水中,它会跳出来逃走,但如果将它放进冷水中慢慢加热,青蛙则不会察觉到危险而被煮死。
一般来说,这个故事提醒人们:太舒适的环境往往蕴含着危险,需要注意环境的逐渐变换,并保持危机感,以应对未来的危机或挑战。
但是,青蛙真的不会从加热的水中逃走么?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1869年,为了寻找“灵魂所在的地方”,德国生理学家弗里德里希·戈尔茨做了个煮青蛙的实验。
这个实验证明:被取出大脑的青蛙会停留在逐渐加热的水中,而身体结构完整的青蛙则在水温达到25°C时试图跳出逐渐加热的水中。
看来在150年前,“温水煮青蛙”的事情就已经有了结论。
而且,有意思的是, 弗里德里希·戈尔茨不是唯一一个在100多年前做这个实验的人。
1872年,一个叫海茵茨曼的人论证了:如果给水慢慢加热,那么一个正常的青蛙将不会试图逃跑。并且,该论证在1875年被另外一个人用实验证明。
两个实验看上去是矛盾,事实是这样么?
原来,在戈尔茨的实验里,水的温度从17.5°C加热到56°C用了10分钟,水温平均每分钟上升3.8°C。他的实验表明正常的青蛙试图逃跑。
而海茵茨曼的实验则是以每分钟小于0.2°C的加热速率,将水温从21°C加热到37.5°C。这种情况下就没观察到青蛙的异常行为。
其实,这些“煮”青蛙的实验目的都是考察温度和神经反射性的关系。
在加热速率较快情况下,青蛙能跳出来,而在升温较慢的过程中,由于类似“感觉适应”的原因,使得青蛙适应了这种刺激,反射应激性降低,直到达到可耐受的临界高温时,青蛙就无法逃生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是有一定道理的,只不过实验中对“煮”这个行为,做了更具体的定义。
现在恍然大悟,原来温水煮青蛙的故事还不像我们了解的那么简单。
其实,除了“温水煮青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一般性道理外,它还反映出另外一种现象,就是:人们会有一种轻信与盲从的思考模式。而这,就是缺乏批判性思维的表现。
所谓批判性思维,维基百科上的解释是:一种以理性的,审慎的态度,对事实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判断的思考方式。简单一点理解:事实是什么,我的分析结论/判断结果是什么,我该怎么做。
那么,为什么人们会陷入这种轻信与盲从的思考模式呢?
一方面,在受教育阶段(学生时代),基本没有开放式的讨论,被动地接受信息占了绝大多数情况。久而久之,大多数人都在被动地接受知识,主观能动性被逐渐削弱。
相信大部分人都有类似的感受:很少有学生理性地质疑过老师授课的内容/观点,很少有人理性地质疑过长辈在某些问题的看法,更鲜有人在职场上理性地质疑过领导的观点。
即使质疑合理,也有可能因为对方非理性的反击,最终闹得不欢而散,甚至落得被“臭骂”一顿的下场。
也就意味着,在合理的质疑声中,如果得不到对方正面的,积极的反馈,则有可能增加了继续思考的难度和进程,从而让提出理性声音的人心灰意冷,最终放弃。
曾有同学和我诉苦,说父母反对他报考自己心怡的专业,理由是:所选的专业没前途,是夕阳产业。
而事实上,该同学的父母并不从事这个专业所属的行业,也没有抛出合理的论据来支撑自己观点。双方在专业选择的事情上,还是闹了个不愉快。
这还只是人生一系列事件中的冰山一角。诸如:考研和找工作怎么选,大学要不要谈恋爱,学英语有没有用,跳槽还是创业,买股票还是买基金......这些选择都会接踵而至。
假如能够对事实进行理性地,审慎地分析,至少能减少选择过程中的纠结程度。
另外一方面在于,(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信息源没有提供足够全面的、客观的信息。
对于某个事件,某种看法或者某类现象,当从各方得到的信息都一致的时候,人们大概率就会觉得事实就是如此。
当大多数人口中的“温水煮青蛙”都是同一个故事时,大家会觉得事实就是如此。
重复了一千遍的谎言就成了真理,统一了的口径的便是事实。
假设,对于同一件事情,现象或是观点/论点,如果人们能够接触到偏差相对较大的结论时,也许有那么一丝机会,让人们思考事实到底是什么样子。
坏消息是,现实里并不具备这种环境。你以为你看到的是事实,而真相却有可能刚刚相反。
再者就是,批判性思考是很烧脑的,而人的大脑更倾向于选择做简单的事情。
很多问题(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或者抉择,不是简单的Yes or No,A or B,而是Yes or No with pre condition /assumption, A or B with pre condition / assumption。
就如温水煮青蛙的故事,青蛙能不能跳出来,也要取决于水温的加热速率,这个就是前提条件(之一)。
这就要求人们需要过滤和寻找有效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并且为之行动。期间可能还会碰到各种疑问,而不得不去弄明白。这是个很费体力和脑力的过程。
相比悠闲地躺着,拿着一部手机,动动手指就能阅览各种视频、新闻而言,以上这种情况显然要痛苦得很多。
正如如福特所说:思考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因此真正开动脑筋,思考问题的人少之又少。
缺乏批判性思维的人,会希望有权威告诉他们该如何选择。有时候,他们选择权威,不是因为基于事实情况,或者客观数据,而是因为这些人看起来很权威,说出了他们想听的话。
造成的结果就是:人们很难走出轻信和盲从的怪圈。当选择的结果不如人愿的时候,难免会破口大骂,或满嘴抱怨。
批判性思维不会简单地告诉你,哪些是好,哪些是不好,而是在面对选择的时候,它能帮助你识别出哪个最不坏。
当然了,如果每件事情都要用批判性思维,那就没法和其他人交流了。如果有女朋友问你爱她有多深的时候, 你要是用批判性思维来和她对话,我估计你要回去跪键盘了。
缓慢而渐变的环境对生物的感官都具有迷惑性,但环境的渐变还是远远快于生物的进化,从而使得生物必然提前死亡。故事中的青蛙可映射成人。
水煮青蛙的关系是由人操控的,说明水不是杀手只是杀手的其中一种工具而已。自从有了人类,人与自然缠斗了几千年最终人还是要被人用自然环境之手杀死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