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成语的古诗大全(含有成语的古
6 2022-03-25
问题:为什么古人写诗词或文章,各种典故能信手拈来?
古人的诗词文章里,经常多处用典。当时条件下,不可能随时翻书查阅,而且一般人家也不可能各种书籍都有。都是记在脑子里了吗,他们是如何做到过目不忘的。
前言古人用典,不仅仅用在诗词中,也用在文章中,例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几乎处处用典。
至于古人作诗文善于用典,并不是他们比现代人聪明。
一、科举的作用对于现代人来说,我们和古人的学习内容不同,他们信手拈来的典故,我们到大学毕业也未必接触到。
所以,我们不熟悉的典故,其实对于古人来说,可能都是基本的常识。例如科举有明经一科,其实就是背诵古籍,好比今天高考和考公务员要靠数理化英语等科举。《孝经》、 《论语》、《周易》 、 《尚书》、《礼记》这些书他们倒背如流。用起其中的典故自然熟悉。
另外,科举的进士科考诗赋的创作,自然也要用到典故。使用典故,当然也要熟悉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
假如今天我们的高考和公务员考试,也考古人的东西,相信我们诗词文章里用典,也同样轻松自如。
二、学识、记忆力、反应力当然,人的学识水平和记忆力是不同的。
有的人作诗文,可以出口成章,《北史·刑峦传》中记载:
每公卿会议,事关典故,邵援笔立就,证引该洽。
《世说新语·文学》记载了大才子袁宏“倚马千言”的故事:
桓宣武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倚马前令作,手不辍笔,俄得七纸,殊可观”
能挥笔立就的人,要么学识渊博肚里有货,要么记忆力超群,另外,还要反应比常人快,可以快速的将材料组织成诗词文章。
黄庭坚曾经作诗云:
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正字不知温饱未,西风吹泪古藤州。
陈师道作诗关上大门苦思冥想,秦少游作诗挥笔而成。这未必是两个人学识有差别,很可能是秦观的记忆力和反应力更胜一筹。
有人肚里有典故,但是未必能快速的从自己记忆中选择出最合适那一个。
三、獭祭鱼与查类书宋朝人笑话李商隐作诗,像水獭祭鱼:
唐李商隐为文,多检阅书史,鳞次堆集左右,时谓为獭祭鱼。" (宋·吴炯 《五总志》)
作七律五律的时候,中间二联要对仗,上联用典,下联也要用典,除了意思相对外,平仄还要相对,因此选择合适的典故并不容易。
这时候,很多人使用的办法很简单,就是查书。其实闭门觅句的陈师道,搞不好也是在家里查书。
唐朝有专门的类书,分门别类的把各种词汇按照目录收集,方便文人查询。李商隐作诗文的时候眼前摆满了书籍备查,所以被其他人笑话獭祭鱼。
结束语术业有专攻,文人为了科举,要大量读书,高中生为了高考,大三科小三科也要熬夜苦读。典故不是我们现代人所擅长的东西,数理化也不是古人擅长的东西。
另外,通过李商隐的故事可以知道,古人未必那么博学聪敏,很多典故其实来自于古人的工具书。
对于现代人来说,古人儿童启蒙读物《龙门鞭影》 中,很多典故我们都不了解,并没有什么可羞愧的。
@老街味道
想想古人是怎么读书的你就知道了,四书五经什么不倒背如流?熟读唐诗500首,你不会作诗也差不多了,腹有诗书气自华,你可以试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