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读唐诗三百首(为什么叫唐
0 2022-03-25
“老百姓”,是汉语独有的“名词前缀”现象,属于“俗称”,或者叫“随意性表述”。
“百姓”是名词,最早指“百官”,春秋以后才指“平民”“庶人”。
从构词来说,“百姓”已经是合成名词,属于“类前缀”。即以“百”这个“数名”或称“数词”,作“类前缀”词,与被修饰的“姓”构成一个新的名词词组。
“姓”,是名词,即一个人或一群人所具有的“姓氏”之“姓”。
“百姓”,非限定一百个“姓”,而是以此泛指各种各样“姓氏”之人。
“姓”和“氏”,古代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此处不多赘述。
所谓“类前缀”,与后面要具体说到的“前缀”,有所不同。“类前缀”不像“前缀”那样虚化,而是赋有一定字词含义。
“百姓”之“百”,表示“极多”“广泛”;“非”,则为名词增加否定性含义,如“非金属”“非卖品”“非条件反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多”,表示非单一或少,如“多边主义”“多晶体”“多面手”“多元化”等等。
“老百姓”之前的“老”,不是“类前缀”而是“前缀”,不增加“百姓”这个名词新的含义,只是“俗称”或说是“随意性表述”。
“老”,与“考”同义,本义就是“年老”。《说文》曰:“七十曰老。”许慎还说:“年八十曰耋”;“年九十曰耄”。“耄耋之年”,就是八九十的年纪。
“老”,后来有了若干引申义。大约唐宋时,开始作为“名词前缀”。
唐白居易《戏赠元九李十二》诗云:“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老元”,指元稹。
宋苏轼《题过所画枯木竹石》诗曰:“老可能为竹写真,小坡今与竹传神。”“老可”,指文与可;“小坡”,指苏轼的三子苏过,时称“小坡”。
中国的古汉语,以唐为界。之前,是以书面语文言文为主的“古汉语时代”;之后,是以古白话为特征的“中古汉语时代”。
这是语言文字“口语化”的重要转折点。“老”作为“名词前缀”之“俗称”产生于此时,就可以理解了。
这种口语化传统延续下来,近现代才出现了在“百姓”之前加“前缀”而称为“老百姓”这种情况。
具体来说,“老”作前缀,也有细微区别,如“老婆”“老板”属于“俗称”;“老乡”“老兄”表示亲近;“老虎”“老鼠”含畏惧或嫌恶;“老大”“老二”只是说明排行,等等。
翻回头来说说“百姓”。
“百姓”这个称谓,出现于周初。
这是因为,西周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周王室“封建亲戚,以屏宗周”,由此形成了“族姓”之“大爆发”。王国维有《殷周制度论》专门论及,不再详述。
不过,西周的“族姓”,皆属于贵族,或者是姬姓贵族或者是他姓通婚贵族,然后以封地为姓。
所以,此时的“百姓”,指“百官”,即各姓贵族官员。
《尚书.尧典》曰:“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孔疏》:“百姓即百官也,百官谓之百姓者,隐八年《左传》云:‘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谓建立有德以为公卿,因其所生之地而赐之以为姓,令其收敛亲族,自为宗主。”
《诗经.小雅.天保》云:“群黎百姓,徧为而德。”《毛传》:“百姓,百官族姓也。”
后来意义上的“百姓”,在《尧典》和《诗经》里,或称“黎民”或称“群黎”,皆与“百姓”对称。
最早以“百姓”称“平民”或“庶人”的,是孔子。
《论语.宪政》载,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疏》:“百姓谓众人也。”
自孔子始,“百姓”指众人,逐渐被诸子接受。
《四书》里,“百姓”凡二十五处,仅“百姓如丧考妣三年”一句,“百姓”指“百官”,且此为《尧典》引文。
最后再说一遍,“老百姓”,是“老”作为“名词前缀”之“百姓俗称”或“随意性表述”,增加了亲切度。
如果一定说有什么含义,就理解为“老实忠厚的百姓”之“省称”吧,这只是字面意义上的推衍。
显得自己年龄小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