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卖炭翁》的背景是什么(白居易《卖炭翁》的背景是什么?)

admin 2022-03-25 07:08:21

白居易的《卖炭翁》是广为流传的千古名篇,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特别是当年它曾入选《语文》课本,令无数被要求背诵全篇的学子们至今仍心有余悸。)

《卖炭翁》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笔者不再赘述,只想说一说为什么我们都会觉得卖炭翁非常凄惨?

第一个原因是“真实”。

最是真实打动人心,白居易作为文学大家,他的文学造诣固然是起了很大作用。但根本上还是因为他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底层的老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个个都是命如草芥、朝不保夕。

而“卖炭翁”只是其中之一,是一个“代言人”而已。大家都相信卖炭翁是真实存在的,自然觉得他凄惨;反之,如果觉得是文人墨客的“文学创造”,就很难引发同情了。

第二个原因是“反差对比”。

一方面是当时社会背景的反差,“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贫富差距的强烈对比,更凸显出卖炭老人的凄惨。另一方面,是卖炭翁自身的反差,“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的自己无法保暖,何等的凄惨啊。正好比“卖火柴的小女孩”,给别人送去温暖,自己却冻死在街头。

第三个原因是“情感代入”。

卖炭翁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人民,相比于一个高高在上的官宦子弟,他的命运更让人有代入感,更容易引发共鸣。有了“同理心”的现代人,一边感受到现世安稳,一边感慨于乱世之中的命运多舛、半点不由人。卖炭翁的遭遇正应了那句话——宁为盛世犬,不做乱世人。

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咱们且行且珍惜吧!

《卖炭翁》的结尾“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寥寥数语,勾勒出一个贫苦人的心思。就这一句,就可以看出卖炭翁生活的凄苦,以及个人生命的卑微。

宛如今天,那些在工厂上班的人,明明工作已经很累了,却还盼望着加班。因为只有加班,才能多拿一些钱,多给爸妈买几件衣服,多给孩子买几本书。

可怜天下父母心,卖炭翁为什么在寒风凛冽、大雪纷飞的时节去卖炭,不就是为了能够吃上一餐饱饭,穿上一件暖衣,为了一个小小的目标,他付出了多少心酸,读来怎不令人心痛?可结果呢?他的炭被抢了,连同他维持生存的大车,和那匹陪伴了多年的老牛。这是生命的重度打击,没有了炭,还可以再烧,没有了牛和车,这就将他逼上了生命的绝路。

上一篇:写景文章怎么写(如何写好写景散文)
下一篇:别董大古诗其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别董大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