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节有什么意义(九九重阳节
0 2022-03-25
十五贴对联十六爬桥
“元夕万家宴,宵月千里明。”元宵节这天是农历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根据1996年出版的《泰山民俗》一书中的记载,为庆祝元宵节,人们除了制作各种彩灯外,还在院里院外贴满对联,内容大多与月亮有关,反映了当时都市的元宵节盛况。
现如今,很多人都知道春节要贴春联,已鲜有人知道元宵节还要贴对联。家住岱宗坊附近的王大爷说:“小时候,家里有个小院子,元宵节这天我们会贴对联,但是后来住了楼房,就没有再贴过。”回忆起小时候元宵节的习俗,王大爷说,有些习俗已经被人们淡忘了,城市里过节的氛围也越来越淡。
据记载,农历正月十六这天还有爬桥的习俗,就是早晨起床或吃过早饭之后,到村外河沟的桥上来回走一趟,还有人专门扶着老人去爬桥,希望来年身强力壮,永远健康。此外,在农村整个正月里主要是走亲访友、说笑讲故事、举办文艺活动。“玩故事”是其中最重要的节目,往往是百姓自发组织故事队编排表演节目。
《水浒传》中的元宵节
施耐庵的《水浒传》,讲述的是北宋末年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将劫富济贫、替天行道的故事。书中先后3次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元宵节,把花灯的美丽和紧张的情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宋朝元宵节的盛况。
对水浒文化颇有研究的泰山学者刘传录说:“《水浒传》中描写了清风镇元宵节、大名府元宵节和开封府元宵节。其中,大名府的元宵节是‘照依东京体例,通宵不禁,十三至十七放灯五夜’,由此看来,大名府和东京汴梁都是放假五天,五天都通宵达旦狂欢。”
刘传录说,元宵节是宋朝人的狂欢节,全国上下到处是灯的海洋。根据《水浒传》中的描述,元宵节时各地州府把自己最拿手的灯送到东京展览,梁山劫去莱州进贡的五架灯,其中的“玉棚玲珑九华灯”就是“上下通计九九八十一盏”的组灯。
此外,元宵节也是一个服装穿戴展示秀,其中,全民戴花是一大亮点。“宋江等人正月十一进京赏灯谋求招安,东京城到处‘往来锦衣花帽之人,纷纷挤挤,各有服色’。柴进、燕青在东京酒楼上,‘凭栏望时,见班直人等多从内里出入,襆头边各簪翠叶花一朵’,一位姓王的班直告诉他们:徽宗给每个班直‘皆赐衣袄一领,翠叶金花一枝’,原来戴在头上的翠叶金花是进出皇宫的通行证。”
元宵节里的吃喝玩乐
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
汤圆,又名汤团、元宵。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汤圆子、乳糖圆子、汤丸、汤团,生意人则美其名曰元宝。
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元宵依馅论,分有馅和无馅两种,有馅元宵又有咸、甜、荤、素之分;按制作方法分,有手工搓制、元宵机制和竹匾水滚等诸种;按粉制区别,则有糯米面、高粱米面等。
灯谜是元宵灯节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也叫灯虎。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并有谜格24种,常用的有卷帘、秋千、求凤等格,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中国最大的一次灯谜盛会是1979年在南京举行的“九城市灯谜会猜”,设有灯谜上万条,3天里参加的人次达2万多人。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等,是继春节后的一个重要的节日。元宵节,在中国古代的汉代就开始形成了一个欢灯佳节,在那时候已经开始得到了重视。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在这天的晚上就会有很多活动,在我们南方,元宵节都会吃汤圆,吃油团,舞龙,点花灯,猜谜语,舞狮子,亲戚之间一起团聚吃饭等等。
在古代,元宵节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尤其在唐朝,元宵夜晚,到处都张灯结彩,好不热闹,人民更是制作了庞大的灯花,灯船,十分的繁华,热闹。等到了宋朝,更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而且活动还延续了几天,成为一场最大的盛世狂欢节,走在花市上,一眼望过去眼花缭乱。
在我们这里,有的地方是在正月初十过灯节的,如果有人家里添丁了,就请亲戚们去家里作客,大家一起聚聚,吃个团圆饭,还有的是在正月十六那天晚上才过元宵,自家活动倒是少,就是去挂个大灯笼,气氛也像过节一样,但是在那一天会更隆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