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汪伦李白对汪伦说什么(杜甫给李
0 2022-03-25
前言以及阅读情况:
今年春,我读了一本书,读过之后,对杜甫有了更多的了解,读杜诗也更容易理解了。所谓读杜甫的诗,要有一个历史的维度,《杜甫传》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冯至说:我想用一个现代人的虔诚的心与虔诚的手,描绘出一个唐代的杜甫。
杜甫,712年生。
这本书我老师介绍已久,余慕此书也已久,今始得读之。用时三天多。
这本书,让我们脑海里有了8世纪一个伟大的诗人,一个沧桑的老人形象。在书里,我们得以知道他在那个时代里是怎么生活的,是怎样奋斗的,是怎样发展的,是怎样创作的,他的作品里又反映了些什么。
根据前记,此书发行于1952年。夏承焘先生在1951年写给冯至的信中提到这本传记原本名为《爱国诗人杜甫传》而且还是12卷本(章节),夏承焘将自己的阅读体会提给了冯至,后来冯至似乎受此影响,作出一些修改,现在我看的版本的13章本。对于夏所说的杜甫与妻子家人之间的关系,如“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等诗句,我在阅读的时候似乎曾经看到过。对于夏提出的出奔凤翔只有二十来句,现在似乎仍然描写非常简洁。夏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杜甫从华州弃官的时候,似乎现在仍然相当简略,并不曾采用。这背后似乎是因为夏的观点也有待细考,他想细究一下杜甫弃官的原因。这的确让人感觉好奇,但又无从做起。
冯至应该是看到了夏承焘的这一封信的,但为何没有做太多修改不得而知,除了夏以外,还有许多人像钱钟书和杨绛先生都有来信。
内容大意:杜甫是我国历史上有数的几个伟大的诗人里的一个,这句话总结得最适宜不过的。
杜甫一生,从出身写起,到悲剧的死亡,我们足以见到这位诗人经历的波折辛酸的一生,他的伟大之处,正在于接触人民,感受人民,心忧家国。
在家世与出身、童年这两章里,我们得已了解到杜甫的出身,名将杜预,诗人杜审言之后。杜甫的母亲出身于清河崔氏,可惜早逝,在杜甫的诗作里,我们无从了解到这位伟大诗人的母亲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透过杜甫的童年,我们得以看到一个生在盛世里的官僚家庭之子的快乐生活,观公孙氏剑器舞,少习书法诗文,出入于洛阳名士崔尚、魏启心等人的府邸。一个小孩子的诗文能让名士认可,可知其天资之聪颖。
从第三章开始,杜甫已经是20岁了,俨然一个祖国的大好青年,正是意气风发之时。于是游吴越,游齐梁,得以见识了盛唐之气。倘若一个人,能够在大唐最鼎盛的时候,浏览一番天下,此生也足以无悔了。
游名山访胜地,当然有很大部分原因是为着增加名气,为将来作打算。杜甫于735年(开元二十三年)曾经回来家乡参加考试。不过落榜。然而这位书生并未将这件事放在心上,大唐风光,盛世安乐,将这位年经的诗人也拥入了美好的梦乡之中。游吴越齐梁,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侠客之气,也在年轻的杜甫身上出现。
冯至从一首《望岳》读出了杜甫此时已经隐隐感觉到盛唐富庶背后的隐忧,这似乎有些解读过度了,当然,他也没有过多解释。
与李白的会合:741年,杜甫回到洛阳,可能是这时与杨夫人结婚。次年父亲和二姑母去世。744年,他与李白会晤,后来又遇到高适。这唐代的几大诗人,留传许多佳话。三人再游齐梁宋。杜甫对诗仙李白的认识在以后越来越深。但可惜,唐朝的两大巅峰诗人,只有这一次经历,而且李白后来的诗中再也没有出现过杜甫。
三人分别后,杜甫来到长安,开始了痛苦煎熬的十年长安。多处赠诗投诗,可是由于李林甫等奸臣的存在,饶是诗圣也不能谋得一官半职。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辛酸如此,但也正是这个十年,杜甫开始了他人生的转折,他逐渐意识到权贵朝政的黑暗。纫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四十岁以后,不但穷,身体也逐渐老弱多病。到了752年,杜甫与高适、岑参、王维、郑虔、储光羲等人同登慈恩寺塔。
到了755年十月,十年之后,杜甫终于得到了一个右卫率府胄参军的职务。长安十年,大唐大势已去。
流亡:到了755年11月,安禄山起兵范阳,安史之乱爆发。杜甫的人生,从此来了一个大转折。其实何止是他的人生,整个盛唐的人都因此过上了另一种生活。杜甫流亡到鄜州,后来想要投奔灵武,可惜被抓回长安,冒死逃回凤翔。这一时期的诗,悲切地反映了国家之哀。
在侍奉皇帝与走向人民这一章节,了解了一个为官时期的杜甫,生活狭窄。但后来,他被派到华州去了,他又走向了人民。从这以后,无论是流亡陇右,又南下成都,建立草堂,在四川再度流亡,后来在严武的照顾下,做了一段时间的幕府,后来实在是无法忍受幕府中的勾心斗角。严武死后,东出四川,流落夔府,最后南下潭州,死于湘江船上。杜甫一直与人民生活在一起。在这个时期,他的诗作更为丰富多样,人民,家国,生活时偶尔的欢乐都体现在他的笔下。
思考:这让我想起苏轼的遭遇,苏轼不也正是被贬之后,才更深切接触到了人民吗?不过苏轼和人民的关系,远远没有达到杜甫这一境界。
杜甫的诗中,常常透露着悲哀,然而在深沉之中又有着一股力量。
这是一个时代的动乱和个人悲剧融和的一本书。
看到许多人,只不过为自己的利益,而剥削百姓。兴百姓苦,亡也百姓苦。杜甫在这样的生活中,也不得不低声下气唱和一帮人,实出于生活的无奈。但杜甫心里究竟是抗拒的。
这对最近的我似乎有些启发。我常常困顿于世俗的利害之争,而内心的善良追求得不到认可。世事纷争,总是以利为一切,所谓人性险恶不就是如此吗?但是杜甫又得到了许多来自朋友的帮助。
但杜甫的命运又是可悲的,这在当时的人看来,他恐怕并没有多大的成就,过得很是凄凉,因为心性太过和善了。杜甫只能苟延残喘,而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把控他人的命运,这个世俗叫做“成功”的东西。这跟功名有差别,功名倒还没有这么多的负面的东西,这里面更多的是一种乱世之下人性的丑恶。
我的价值观常常与这个社会里大人所提倡的相违,一方面根据社会事实来看,他们说的是正确的,他们说的精明的人,过得风生水起,生活很舒服。可是,真的是人人都能成为那样的一个人吗?成事的标准,难道只此一遭吗?
本书以杜甫的一生为线索,从杜甫的少儿时代写到他的困居长安,写到安史之乱中杜甫身陷叛军,之后 流落洛阳,最后入蜀,写杜甫的草堂岁月,流寓夔州,最后大星陨落。
“大哉乾坤内,吾道长悠悠”。诗人的一生颠沛流离,历经苦难,有家不能归,却心念百姓,忧国伤时。“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都能想到百姓在战争中的不聊生;“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诗人的视野穿透暗沉沉的夜晚,听到了千家万户的哭声。
杜甫关注战争带给人民的疾苦。“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后人评价他的诗是“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非常确切。
杜甫的诗歌是时代的一面镜子,真实反映了当时社会由盛转衰的苦难岁月。杜甫背负着时代的苦难,行走在晚唐坎坷的途路中,他把心中的悲哀,化作一句句诗歌。在诗圣的诗作中,我们能感知一个伟大的灵魂!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