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是最适合朗诵的体裁(散文诗再
0 2022-03-25
我特意查了一下,发现1988年之前,高考作文还没有明确出现诗歌除外的要求。
这是那时候,高考以诗歌体裁写的满分作文,大家感受一下:
emmmm....我能说什么呢,不过是记叙性的伪诗歌罢了,然而它是满分作文!!!
1988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目是《习惯》,那一年卷中明确规定“诗歌除外”,那么,高考作文为什么要“诗歌除外”呢,大概有一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它的字数,如果字数这一项硬性要求没有变的话,把诗歌写成800字那个真的是又臭又长了,而且同样是800字,议论文记叙文哪个不比诗歌好写。
其次是考试时间,如果对诗歌体裁网开一面,允许字数比其他文体少的话,那么在考试的时间安排上肯定会出现学生扎推写诗歌,把时间空出来给前面的情况。
还有就是评判标准,梁启超曾经评价《锦瑟》说“义山的《锦瑟》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诗歌作为语言中最为凝练、多变的明珠,其内涵丰富,情感往往复杂,要想读懂一首诗要花一定的时间。而且不同的人对于一首诗的解读也不尽相同,作为高考作文来说不便于评分的体裁都不是好体裁。
讲完诗歌,我还想给大家看看一些有趣的作文题。比如:
1985年:以“澄溪中学学生会”的名义,给《光明日报》编辑部写一封信,反映情况、申诉理由、呼吁尽快解决(化工厂排放废水、有害气体、污染)文题《给〈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
1991年:就“近墨者黑”或“近墨者未必黑”写一篇发言稿参加辩论。
1995年:任选寓言诗中的两种鸟,展开想像,以《××与××的对话》为题(例如《麻雀与燕子的对话》、《黄鹂与鹦鹉的对话》等),写一个200字左右的对话片断(20分)要求:1.对话与《鸟的评说》内容有关,并据此展开想像2.用对话方式写,不要用概述和转述方式写,不要写成独白。
可以看到这些作文题在形式上丰富多彩,写信、辩论稿、对话等形式给予了考生更多的创造空间。相较于今天议论文记叙文一统天下的局面,我还是更为欣赏早些年的做法。虽然这又要扯到制度上,面对近千万的考生,评分标准相对清晰、阅卷速度相对更快的议论文确实更符合时代潮流,但是从小便远离诗歌、散文、剧本等其他文学形式的中国学生,要想在这方面有所建树也多了一重困难。
我的希望,就是在不久的将来,学生们能不用为了高考而远离更为丰富的文学世界。毕竟,我不是很喜欢
论点——分论点+论据(爱迪生居里夫人)——分论点+论据(韩信毛爷爷)——总结
这样的作文。
高考作文写诗歌,过去不能,未来也不可能。高考语文试卷的大作文题一般是60分,每年都备受社会关注,但大都会限定除诗歌体裁外。这倒不是高考语文试卷歧视诗歌。
高考试卷一般分主观题和客观题,作文题是主观题,都会设置得分点的。因为作文最终还是要以分数来体现的。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等几种常用体裁相对容易设置得分点,但诗歌比较难。虽然文无定法,应试教育最高峰的高考,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相对容易设置得分点的。例如议论文,有论点、论据、论证过程。但作为最公平的高考,总得有一个相对客观的标准,才能执行。
不把诗歌排除在外,有学生写了几句分行的句子,怎么给分?考生写了几句打油诗,又怎么给分?诗歌是很难评判的,不是说行数少的诗歌就不是好诗。对于诗歌,阅卷者难以判定这首诗到底能打多少分,所以,诗歌不会进入高考作文中。不是歧视诗歌,而是相对维护高考公平,保护考生的利益。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