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节有什么意义(九九重阳节
0 2022-03-25
首先,我认为对联的形式不只是平仄,还有许多,因此此问题要这样改一改:写对联是形式重要还是内容更重要?
我认为当内容和形式发生冲突时,要权衡二者哪个更重要,无法肯定时,毫不犹豫要服从内容。当然我们要更追求二者都完美,一对上品对联,假如在形式上有某一小小的缺陷,总是一种遗憾。这种遗憾是常常有的,包括那些流传极广的名联。
对联是古今中外所有文学作品形式要求最高的体裁。“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就是杜甫用两对对联构成的七绝。最初,不管是绝句还是律诗,都要求用对联构成,后来放松了要求,只规定律诗的3、4句和5、6句是对联就成,当然你能够都做到就更好!对联有许多严格的要求,许多人没有认真遵守,把它当作普通格律诗一样对待,有的连格律诗的要求都达不到,这自然就失去了对联特有的顶级高雅风采,变得有些随心所欲了,不像对联了。
创作对联,如果要得到精彩标准的上品,必须遵循以下几点要求:
1,上下联字数相同,这一点没有问题。
2、上下联音节相同。所谓音节,是读念对联时的停顿,例如:“鹅 鹅 鹅 ,曲项 向天 歌”,你假如作为上联应对,也要根据这样的音节对。
3、上下联同音节平仄相反,另外,上联最后一字最好是仄声字,下联最后一字最好是平声字,以我个人意见是必须的,最起码后者必须是平声。这样念起来有和谐完美收关的感觉,还有当上下联用内容无法分辨时,最后两字的平仄就是唯一的区分标志。上下联最后一字平仄如果不按此要求,写成对联以后,那贴对联的人、读对联的人也会把它反过来。平仄相反这一点要完全做到是很不容易的!一方面是许多人读音音调不是都准,而且一字数读现象是相当多的,如果不是文字专家,常常会出错。更多的情况是,字义合适却平仄不合适,反之亦然,常常因此伤透脑筋。
4、上下联同音节词性相同。这一点要完全做到就更难一些,因为平仄只有二种,而词性有许多种。人们除了对数词、量词等比较容易识别外,对其他字、词属于什么词性,有时候不容易搞清楚,需要我们加强学习,努力掌握。
5、上下联的内容相融。上下联的内容一定要有关联,扣得越近越好,不能毫不搭界。这种关联可以是正向的互补,或者是对立的反衬,这后者比前者往往更深刻感人。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成联之后,联句的语意要说得通。例如这样的下联:“百菜不如白菜鲜”,很显然这样的说法很武断,不合情理。写对联由于要考虑的要求很多,用词往往勉强凑合着用,联意不通的毛病是很容易犯的。
6、上下联风格相同,不能雅俗各异。例如上联是风花雪月,下联是锅碗瓢盆;上联是阳春白雪,下联是下里巴人。就算你其他都写得很好,但在风格上就格格不入。具体说来,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清新明丽、 平实质朴、 深邃含蓄, 豪放雄浑、 委婉细腻、洒脱豁达、潇洒飘逸、高洁特立、悲壮慷慨……等等
7、上下联内容分量相称,不能一只胳膊很粗,一只很细,不然尽管在形式上内容上风格上等等都对得很好,却像一副残疾的样子,很不相配。例如上联写伟大内容,下联写平凡小事,上联写天安门,下联写下联写小花窗;上联写江河湖海,下联写小池水沟等等,都是要避免的。
8、要认真仔细分析出联的内容和形式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应对,这一点很重要。例如有些所谓机关对,如不加仔细分析,往往觉得很容易,其实颇难,例如:上联“甜酸苦辣品三口”,表明品字有三个口,更妙的是意思还很确切。可见“品三口”这就是联中的“机关”。品三口用“林二木”去对好像不错,但林字不是动词,要是林字有“锯”“砍”的意思就好了,可是没这样的意思。还有一些出联机关对,要求应对者过于苛刻,以至于是无解的,对这样的“寡联”不要去死啃,那是徒劳的。例如“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就是因机关太多、太妙成了典型的寡联,永远也无法找到合适的配偶!
10、要有积极的内容和思想,要有文采,最好还能出新!这一条其实是形式之外的大话题,它涉及的面更广,要求对联创作者的总体水平更高,因此不作更多的讨论。
归纳起来主要有上述十条, 还有一些用在特殊场面和情况的楹联,还有更具体的要求。总之,创作对联就像绑着脚跳舞,是要一点功夫的。对联尽管字数很少,却包含着大千世界,也是格律诗中的顶峰,对联写得好的人,尤其是应对别人出联有水平的人,那对于其他的格律诗词,就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了。本文谈到的只是常识,是说给初学者听的,对内行人而言,那简直是班门弄斧,请行家批评指教。
我个人认为平仄是要求而内容意境是追求,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意境美了平仄对了就是好联好对,否则…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