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知道哪些哲理小故事(你还知道
0 2022-03-25
野狐试答
题主好,你的问题很大胆,这首诗可以说是精品,也可以说不是精品。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这是一首 经典之作庐山山岭连绵,山峰高耸,高低起伏,站在不同地方,看到不一样的庐山,在庐山中看庐山,庐山的真正面目是没法看清的。这首诗即景说理,语浅意深,含蓄隽永,读起来朗朗上口,有很强的感染力量。这首诗可以说是这里是中的精品,几十年前,我的老师是这样讲的,我也是这样接受和理解的。
二这首诗很一般四十岁以后,越来越觉得这首诗是盛名之下其实难符。前两句所描写的景很概括,在那座山中,谁都能看到,也都能感受得到,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后两句讲的道理,我们都懂,小时在村口的大槐树下乘凉,听大人们常说:“人在事中迷”、“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此类的话,道理和老师讲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基本是一样的,也没有像谁说的,揭示了非常深刻的人生道理。
唐诗主情,宋诗偏于说理,但诗歌是以抒情为上,总体而论,宋诗低于唐诗,已是共识的定论了,直接站出来说理就是其明显的弊病。唐诗也有说理的时候,但很含蓄,不像宋诗这样赤裸裸的站出来讲大道理,有强加于人的感觉,令人反感。大概宋代理学发达,说理已成习气的原因吧。唐人就不一样了,孟浩然的《春晓》也包含深刻的哲理,你感觉得到理,但不咄咄逼人,理在景和情的后面,说理也是细无声,没有强加于人的感觉。
三 这首诗很不一般前几年看了《苏东坡转》、《东坡志林》,读了苏东坡不少诗词,对苏轼有了更多的了解,对这首诗的认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首诗是苏轼从黄州贬所迁至汝州团练副使,赴任途径庐山之作。苏轼和叁廖等友人同游庐山,留下诗作数首。刚入山,僧俗皆云:“苏子瞻来矣”,苏轼很开心,也很奇怪,遂作一绝句“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读《东坡志林》到此处,野狐在书边批语“山中僧俗识东坡,东坡不识庐山面。”
苏轼在庐山盘桓流连十数天,最后游了东林寺,题壁赠诗给摠长老,原诗为“横看成岭侧成峰,到处看山了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后来第二句改成了“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应当是传抄过程中他人所改,这种情况古已有之,往往是改的更好。
苏轼是古今少有的全才,大才,天分极高,可他心无城府,口无遮难,不懂识人防人,一片赤子之心,复杂的人际交往中,常把自己搞得很狼狈。北宋新旧两党对立,新党打击排斥苏轼,旧党也不喜欢他,混乱复杂的政治形势,让单纯的苏轼很是蒙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苏轼从惨痛的政治生活中感受出来的,是完全不同于我在大槐树下听到的道理。
听到并理解了的道理,和经历过后认识体悟出来的道理,那时有着质的差别。大道理谁都懂,谁都会讲,“一家不知一家难”、“当家才知柴米价”这些话,我们年少轻狂时都常听说过,都懂得意思,可到了自己上有老下有小,在生活的泥坑中负重前行的时候才真的理解了这些话。
文天祥在兵败逃亡中带着《杜工部文集》,在舟中读杜甫诗,深为感叹的说:此情此景才真的理解了杜甫。此刻我也只能说更好的理解了苏轼,发现我原来觉得这首诗平平无奇,是多么愚蠢,真是应了那句话,对那句“无知无畏”,我也有了更真切的认识。
是的。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儒家认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题西林壁》诗中的具象,是富有哲理的“仁智的山水”。哲学是人类大脑意识活动在社会实践中的产物。
视觉是人类与外界最重要的信息交流通道。
苏轼的诗,之所以给人哲思,就是由于视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样的差异化的观看文化,很有艺术性。
诗中,苏轼把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物,和“缘”文化结合起来了。现代人也讲缘份,这个词来自佛教。苏轼对佛教是有研究的,自号“东坡居士”。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