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成语的古诗大全(含有成语的古
6 2022-03-25
谢邀友说的都对,不重复了,讲几个问题。
一,格律诗律诗中,第二三两联,也就是第三句与第四句一定要对偶,第五句与第六句一定要对偶。律诗分四联,首颔颈尾,颔颈两联必须对偶。首尾两联不论。当然也有四联都对偶的,如杜甫《登高》。
二,词也有对偶的要求。如《沁园春》上阙四五六七句,下阕三四五六句,都要求扇面对。 《渔歌子》第三、四句。(三言句)
《醉太平》第一、二句。(三言句)
《阮郎归》后片第一、二句。(三言句)
《眼儿媚》前片首二句(五言),后片尾二句(四言)
《摊破浣溪沙》后片前二句。(七言句)
《人月圆》后片第二、三句。(四言句)
《南歌子》前、后片第一、二句。(五言句)
《鹧鸪天》前片尾二句。(七言句)《一七令》从二字句到七字句均须对仗《踏莎行》前、后片首二句。(四言句)
《破阵子》前、后片首二句(六言);前片第三、四句。(七言句)
《河满子》前、后片尾二句。(六言句)
《鱼游春水》第五、六句(七言);尾二句(六言)
《法曲献仙音》首二句(四言);第四、五句(四言)
《满江红》前片第五、六句(七言);
《绮罗香》前片首二句(四言句);六、七、八、九句可用扇面对。
《天香》首二句(四言);第四、五句(四言)
《雨中花慢》首二句(四言)
《夜合花》后片第二、三句(一字领四言)必须对仗;前片首二句(四言)可用对仗。
《玉蝴蝶》第三、四句。(四言句)
三,词的对仗与诗有不同,非律诗式的对仗,即平仄不完全相对,甚至完全相同。像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左牵黄,右擎苍”,声律都是“仄平平”。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句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声律都是“仄仄平平仄仄。岳飞《满江红》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上下句中的第五字是平对平,第七字是仄对仄,平仄是相同的。但第二字、第四字却是平仄相对的。再如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望”是领字,在对仗中可以忽略不计,实际上是“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对“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而“城”与“河”皆为平声,“内外”与“上下”俱为仄声,是平声与平声相对、仄声与仄声相对。
四,格律诗的对仗要避免同字相对,词的对仗则可以重字相对,甚至以为时尚。如苏轼《水调歌头》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水龙吟》中“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蒋捷《一剪梅》中的句子,“银字笙调,香字心烧”和“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等,都是同位同字对仗。李清照“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吴文英“春到三分,秋到三分”,不仅是重字对,而且是韵脚对。
综上所述,诗词创作是个非常费心思的事,律诗有规律可循,词则比较复杂,要看具体的词牌要求,敬请大家注意。
诗词中的“对偶”叫“对仗”。对偶是一种修辞文体,存在于各种文体中,基本要求是“对称性”出现,字数、词语、意含“双双”对应即可,但它是沒有字数限制的,只要上下句相对应,在骈文中3字、4字、5字、6字……10字或更多字等都可以。而“对仗”是诗词中的一种特殊句式要求,比如七律、五律中的3、4句和5、6句,比如《鹧鸪天》词牌中的3、4句等,其实,“对仗”就是“对偶”在诗词中的特殊应用。而所谓“对偶”就是以“偶数”出现,成双成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