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画面感的唐诗宋词(画面感的古诗)

admin 2022-03-24 22:25:00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宋·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我理解的文学作品的画面感,就是文字能在我们眼前展开一幅画,或者放映一部电影;不仅能够营造出一种意境,并且能够让人身临其境!

其实,两宋的好词如群星璀璨夺目,不管是婉约还是豪放派,还有花间派,有画面感的数不胜数。可问题既然是最,就不能是哪些,一个就够了。

我觉得范仲淹的《苏幕遮·怀旧》最具画面感。

上片写景,描绘出一幅辽远寥廓的秋色图。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这一段,读起来特别舒服,青碧的天空,泛黄的落叶;天水相接,浑然一色,水波之上笼罩着翠色的烟雾。由上到下,仰俯之间,迷人的秋光尽收眼底。

黛青的山,火红的夕阳,和水中的倒影交相辉映;落日的余晖照不到的地方,绿草绵延。

这就如同分镜头啊!蓝天、黄叶、翠烟、碧水青山、斜阳芳草,一帧帧合在一起,就是一幅黄昏时分,静态的,色彩斑斓的秋色图!包容了天地山水和应季变色的草木。

这不只有极强的画面感,还有极强的诗意美!

下片抒情,表达了远人夜不能寐的思乡心。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这几句,就有黯然销魂之感了。

这阙词写于1040—1043年之间,其时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屯田久守”了三年,后来西夏元昊议和,边事稍宁,他才回京。

在边地期间,他共写了五首词,篇篇佳作,脍炙人口。不同于《渔家傲》的豪放苍凉,《剔银》的苦闷感伤,这下片所表达的是浓浓的怀乡之情羁旅之思;流了“相思泪”,又平添了一份铁骨柔肠的味道。

在边塞苦寒之地一呆就是三四年,任你是百炼钢,也会偶有绕指柔。除非夜里有好梦,否则孤枕难眠;不想在月明之夜登楼远望,那样更显孤独;寂寞无可排遣,唯有借酒消愁!一杯又一杯的酒下了肚,都化作了滴滴点点的相思泪……

一个“黯”字,仿佛看到某人神态惆怅,辗转反侧的样子;一个“愁”字,紧跟着的是愁肠百结,愁绪万端;一句“相思泪”,就成了词眼,所有的因,只为这一个果!

“追、睡、倚、入”,一系列动作的连续,形成了一幅动态的画面,那个夜不能寐,思乡念人的形象就跃然眼前,久久不去,令人叹息。

不仅画面感十足,而且引人共鸣!

所以我说,范仲淹的《苏幕遮·怀旧》通过描绘各种强烈鲜明的颜色,呈现了色彩缤纷的秋景;又寓情于景,表达了羁旅在外的愁绪。

这阙词很有画面感,您认为呢?

(图片如侵权,联系删除)

秦观: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辛弃疾: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

晏几道:须教月户纤纤玉,细捧霞觞滟滟金。

辛弃疾: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上一篇:写秋悲凉的古诗
下一篇:为什么要尊重他人六年级下册(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学会尊重教案)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