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农村秋收图片
0 2022-03-25
我是过来人,我说说我对六七十年代的印象。
先说物质生活吧。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前期,我们的粮食在交给国家后,剩下的基本够吃。衣服是凭布票买布以及生产队分的棉花纺纱织的士布,请裁缝上门做的,少则一天,多则两三天。衣服适用,干净整洁。鞋子是母亲在油灯下一针一线亲手做的。每个家庭都有好几个孩子。妇女们白天要上工,要做饭,要缝补浆洗,要带孩子,喂养家禽家畜。晚上等孩子们都睡了,才纺纱、缝衣、做鞋,非常忙。孩子一般是大孩子带小孩子,没有专门带孩子的成年人。晚上照明只能用煤油票买煤油点灯。一家一盏台灯,有玻璃l罩,另一盏是用墨水瓶自制的香油灯。取火用火柴,习惯上叫“洋火”。煮饭烧用锅灶,烧柴草。住的l是草房子,一般是生产队分的稻草铺盖的。用茅草铺盖的房子很少,这房子要求桁条橡子都很好才行。只有中农富农才住得起的。小瓦盖的房子更少了。只有分了地主家的才能住上。一般都归公,作为学校用房。没有车,连自行车也没有。只有区(镇)到县城才有每天一趟的大客车。四十里路往返要一块钱。很少有人舍得花一块钱,往往选择步行。为了粉碎稻草或杂草喂猪,壮劳力往往担上百多斤草到城里去,又挑满满的两麻袋粉碎的猪饲料回来。那个劳动强度真的太大了!没有交通工具,也运输工具,只能挑。农家肥料要挑到田地里,庄稼收割后要挑到生产队的晒场上,脱谷后分给各家各户也是挑。砍好的柴草分到各家各户也是挑,挖好山芋,分给各户也要挑,拔好的花生,割好的油菜也要挑到晒场,打油还要挑到油坊去,又要把饼和油挑回来。生产队兴修塘坝,改旱地为水田要挑,兴修大型水利和道路要挑。播种谷物施水肥要挑,抗旱保苗要挑,挑的任务很艰巨。没有体力是没有满工的。没有机械,只能靠手工劳作。那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靠的是团结协作,艰苦奋斗,艰苦朴素的精神与天斗与地斗,为粮食丰收而不懈地辛勤劳作。为国家为集体为他人也为自己。
物质生活虽然艰苦些,但是人们精神饱满,热情很高,干劲很大,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没有叫苦叫累的。只有那些极少数被改造的体力差的人觉得憋屈。
那时人的品德真的好。我是62年的,记得那时邻里关系都比较融洽,每个楼都有一个楼长,往往是退休的老人担当,我们楼长就是一个70多岁的老太,像开会,打苕卫生等都是老太通知大家,大家都积极参加,彼此相爱关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